我国应对全球变暖的立法研究
【摘要】: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暖。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人类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升高、冰川、冻土融化以及湖泊水位下降等严重的危害。全球变暖对人类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旱涝灾害、海啸、台风等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增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并且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态环境脆弱,是最容易遭受全球变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为了将全球变暖给我国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加强对全球变暖立法刻不容缓。
我国在应对全球变暖的立法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立法体系上存在漏洞,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制度,对于一些违法行为的处罚也较轻。人们的全球变暖危机意识不强,相关部门缺乏法治理念。应对全球变暖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迫在眉睫。文章提出了我国应对全球变暖的法律对策:首先,在《宪法》中确立应对全球变暖的立法思想:科学发展观。其次,修订我国现行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规范。最后,制定一部应对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法。英、美等发达国家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方面有着先进的立法经验,本文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提出制定减缓气候变化技术的开发转让制度、设立独立监管机构的监管体制等具体的法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