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在绵羊早期胚胎中的表达和作用研究
【摘要】: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哺乳动物胚胎和同一时期母体中的转录和表达模式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对其在胚胎发生过程中功能的发挥以及调节有了深入的了解。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有研究表明在生理状况下IL-6参与调节排卵、着床、胚胎发育等生殖过程。本研究通过免疫荧光化学、实时定量PCR及蛋白印迹检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体外受精技术,观察了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在绵羊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在发育培养液中添加不同剂量的IL-6,观察了其对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的影响;并采用RNAi技术,对绵羊体外受精卵进行siRNA注射,进一步探讨IL-6及其受体在绵羊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为研究绵羊胚胎早期发育机理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
一IL-6和IL-6R在绵羊卵母细胞和体外受精早期胚胎中的表达
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IL-6和IL-6R mRNA在绵羊卵母细胞和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中均有表达。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IL-6在成熟培养4h呈现显著升高,随后则降低,而在16-20h时重新升高;IL-6R在成熟培养早期(0h-8h)表达量较高,4h最高,之后降低。在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过程中,IL-6在2-细胞期胚胎中表达量低,到桑椹胚和囊胚期时达到最高,分别是2-细胞期含量的3.51倍、5.16倍、26.10倍和43.16倍。IL-6R与IL-6表达模式相似,在2-细胞期的表达量较低,在桑椹胚和囊胚中的表达量较高且差异显著。
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在绵羊卵母细胞和体外受精的各个发育时期的胚胎中,IL-6和IL-6R蛋白均有表达,在体外成熟过程中IL-6和IL-6R表达部位基本一致,并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区域及膜下区域,在细胞质中分布很少,而在细胞核中未检测到;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IL-6中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而IL-6R则集中在细胞膜附近。通过蛋白印迹检测发现IL-6和IL-6R蛋白在绵羊卵母细胞和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中均有表达且表达规律与其转录水平相似。在绵羊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IL-6和IL-6R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成熟培养4h左右呈现显著升高,随后则降低;而在20-24h时卵母细胞中IL-6的表达重新升高;在早期胚胎中其表达量较低,在桑椹胚和囊胚中的表达量较高,且差异显著。
二IL-6对绵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在成熟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50、100ng/mL的重组人IL-6,不添加IL-6组为对照组,另一个对照组用10%发情羊血清(OES)代替BSA。结果表明添加10ng/mL IL-6与BSA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提高核成熟率(P0.05),与OES组成熟率相近,但不影响后续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率。添加50ng/mL IL-6成熟率与BSA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而添加100ng/mL IL-6使核成熟率,囊胚率和孵化囊胚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低浓度的IL-6可能促进了卵母细胞的核成熟,而高浓度对卵母细胞成熟和之后胚胎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发育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50、100ng/mL的重组人IL-6,不添加IL-6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添加10ng/mL IL-6组卵裂率显著升高(P0.05),而添加100ng/mL IL-6组卵裂率、囊胚率和孵化囊胚显著降低(P0.05)。推测低浓度的IL-6可能对于胚胎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添加100ng/mL IL-6严重影响了绵羊早期胚胎的发育,可能高浓度的IL-6对于胚胎发育有一定毒性。
三发育培养液中添加IL-6对IL-6和IL-6R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在发育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50、100ng/mL的IL-6,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现胚胎中IL-6mRNA含量明显增加(P0.05),而IL-6R mRNA表达量到桑椹胚和囊胚期才有明显的增加(P0.05)。蛋白印迹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胚胎中IL-6和IL-6R蛋白表达量均有增加,50ng/mL添加组蛋白含量增加明显。
四显微注射IL-6dsRNA对IL-6和IL-6R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将IL-6siRNA和Non-Targeting siRNA分别注入绵羊体外受精卵,以未注射组为对照组。IL-6siRNA注射组、Non-Targeting siRNA注射组和未注射对照组的卵裂率分别为77.07%、76.81%、78.05%,siRNA处理组与Non-Targeting siRNA注射组和未注射组之间囊胚发育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IL-6的降低对于绵羊早期胚胎的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通过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与对照组相比,当胚胎发育到桑椹胚期时IL-6mRNA含量下降了69.63%,而到囊胚期时IL-6及IL-6RmRNA含量分别下降了87.45%和71.77%;而Non-Targeting siRNA的IL-6和IL-6RmRNA含量与未注射的对照组基本一致。同时检测到作为对照的β-actin基因的mRNA水平则在各组中基本保持一致,表明体外合成的siRNA并未对其它对照基因mRNA的表达产生影响,能够特异而有效的降低目的基因的水平。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注射siRNA的方法有效消减了IL-6的蛋白水平,从8-cell到囊胚期干扰效果明显,IL-6R蛋白也随着IL-6下降而下降。因此,向绵羊体外受精卵中注射IL-6siRNA能够使IL-6和IL-6R的mRNA及蛋白含量下降并持续到囊胚期。
综上所述,IL-6和IL-6R在绵羊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表达,其分布有规律性。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0ng/mL IL-6能够促进绵羊卵母细胞核成熟,但不影响后续的胚胎发育;在发育培养液中添加10ng/mL IL-6能够促进绵羊早期胚胎的卵裂。显微注射IL-6siRNA能够有效消减胚胎中IL-6及其受体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但不影响绵羊体外受精胚的发育率。IL-6可能在绵羊卵母细胞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
|
|
1 |
陈义,史学增,李兰萍,王贵;绵羊辛硫磷药浴后体内残留量测定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81年02期 |
2 |
况乾惕;英国兽医国内病科研项目简介[J];中国兽医科技;1982年03期 |
3 |
吉秀善,李成明;拜耳205可以治疗绵羊脑脊髓丝虫病[J];湖北农业科学;1984年10期 |
4 |
潘照东;发展我区毛肉兼用型的绵羊饲养业浅议[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4年02期 |
5 |
谢家麒,陈羔献,卫景玲,王春亭;绵羊胸腺肽类提取物的制备及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4年01期 |
6 |
王光雷,排祖拉努,斯来提,哈山;线虫性肺炎引起绵羊大批死亡的报告[J];中国兽医科技;1985年03期 |
7 |
姜悦平,刘继荣,缪礼维,李宗岱,罗其贵,刘长书;新疆石河子地区绵羊住肉孢子虫病流行情况的调查[J];中国兽医科技;1985年12期 |
8 |
陈慧贞;;绵羊体虱的控制[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85年02期 |
9 |
А.Е.Кеба
,陈圣偶;绵羊的产奶性能和挤奶[J];草食家畜;1987年04期 |
10 |
王亚芝,王洪永,王洪宽;绵羊地方性氟中毒的研究报告[J];中国兽医杂志;1987年01期 |
11 |
张乃生,李毓义,王哲,唐博恒,李学勤,于洪俊;绵羊实验性钼中毒研究——Ⅲ.硫酸盐对体内钼、铜、铁状态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1988年03期 |
12 |
郭珍,李国文;应用双甲脒防治绵羊螨病[J];中国兽医杂志;1988年11期 |
13 |
窦兰清,牛炳亨,何惟,朱兴全,张林,孙学勤;绵羊人工感染旋毛虫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1989年11期 |
14 |
刘继荣,王宏江;新疆绵羊住肉孢子虫流行病学调查[J];新疆农业科学;1989年03期 |
15 |
C.Devendra
,道良佐;亚洲地区的绵、山羊生产[J];草食家畜;1990年01期 |
16 |
王光雷;绵羊住肉孢子虫病病原的研究进展[J];新疆畜牧业;1990年03期 |
17 |
龚伟,刘志尧,王哲,李毓义;绵羊实验性乳酸酸中毒研究——Ⅱ.血气和阴离子隙对乳酸酸中毒的诊断价值[J];中国兽医学报;1990年03期 |
18 |
陈荣;;绵羊饲养专业户调查[J];贵州畜牧兽医;1990年03期 |
19 |
孙殿和;;怎样防治绵羊传染性脓疱病[J];农业科技通讯;1990年08期 |
20 |
奉孝书;南方山地高湿对绵羊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199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