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区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及景观格局动态
【摘要】:我国是主要的能源大国,虽然大型露天煤矿的开发推动了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也引发了严重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和景观格局动态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位于内蒙古草原区的伊敏露天煤矿为例,利用GIS、 GPS和遥感技术,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1975年以来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景观格局及其动态,阐明了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
1.矿区废弃地复垦的植物群落在组成与结构上向着自然草原植物群落方向演替,不同恢复年限的复垦植物群落、自然植物群落在植物物种多样性、功能群多样性和生产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2.就矿区和毗邻地区而言,功能群多样性比物种丰富度更能决定生态系统生产力。
3.草地是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在过去的20多年间其面积逐渐减少。同时,工矿仓储用地及住宅用地的面积急剧增加。
4.矿产资源开发导致景观格局发生了变化,草地作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的主导类型,由于不断受到矿产开采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研究区天然草地转变为以小斑块为主导的破碎化生境,研究区天然草地优势斑块的丢失,逐渐形成多种斑块类型镶嵌的复杂景观。
|
|
|
|
1 |
鲍艳,胡振琪,陈改英;矿山关闭后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研究综述[J];测绘通报;2005年06期 |
2 |
梁留科;光山县土地利用系统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
3 |
邹高禄;综论土地利用规划[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
4 |
张继宏
,宋金平;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与其它全球性研究计划的联系[J];地理科学进展;1996年03期 |
5 |
章牧;广西贵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矛盾关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S1期 |
6 |
I,saaC J.Schosser;杨俊太;;溪鱼生态学前景展望[J];渔业经济研究;1997年01期 |
7 |
党安荣,史慧珍,何新东;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0期 |
8 |
苏佑民;从建设用地报件审查谈完善土地利用规划[J];国土资源导刊;2004年02期 |
9 |
夏春林,杨贵军,武文波;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自动提取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10 |
吴荣涛,彭悫;关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考[J];河南国土资源;2004年12期 |
11 |
肖飞,张百平,莫申国,罗勇,武红智,程维明;阴山中段山地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格局分析[J];山地学报;2005年02期 |
12 |
江煜伟,白冰冰;土地利用信息编码与管理信息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3 |
邹礼红,张俊飚;试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
14 |
李凤全,章明卓,胡忠行,马远军;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生态经济预警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5 |
沃克尔·海德;布吉特·莱赫特;;德国豪特尔·勒瑙洪泛区土地利用综合设想(英文)[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5期 |
16 |
常青;王仰麟;吴健生;李双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人工神经网络判定——以深圳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04期 |
17 |
王斯杰;唐国滔;;冷水滩区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关联度研究[J];北京农业;2007年33期 |
18 |
陈瑜;陈静;张锁成;刘艳萍;陆贵巧;;新疆建设用地预测模型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7年04期 |
19 |
张毅;;山东省济宁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20 |
赵江洪;赵莹雪;桂智明;;WebGIS在土地市场监测预测系统中应用[J];测绘科学;2008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