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教育扶贫报道的框架研究(2008年-2017年)
【摘要】:本文以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的《中国青年报》教育扶贫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框架理论,对407篇报道样本进行内容分析,从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体裁、报道形式、报道地区、扶贫主体、报道倾向等七个角度进行类目建构,从整体上分析出《中国青年报》以政府扶贫为主,报道体裁丰富,形式多样,覆盖地区广泛,原创性较强等特点,并从基础教育、现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信息化教育五个角度分析了报道议题及出现频率,总结出政策框架、先进典型框架、教育现状框架和扶贫活动框架四个主要框架。之后,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青年报》教育扶贫报道的框架特点:第一,2013年《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的出台是教育扶贫报道框架的“时间拐点”;第二,情节框架和议题框架相结合是框架的结构特点;第三,从标题建构、修辞表达、图片呈现等三个方面研究教育扶贫报道的文本建构特点。通过研究发现,《中国青年报》教育扶贫报道存在忽视关于民族教育的报道、官方视角压制民间视角、大专版的企业广告宣传报道等问题,笔者据此提出,主流媒体在报道教育扶贫时,应该注重官方政策民间化、典型人物平凡化、短期报道长期化、扶贫效果可视化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