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液晶性研究
【摘要】:液晶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现已被应用于液晶显示、纳米材料、抗电磁以及医用复合材料等领域。其中酯类液晶化合物因具有较宽的介晶温度范围、热形变小以及良好的光学性质等特点而被研究者广泛研究。而[1,2,3]三唑类杂环可以增加液晶化合物的相稳定性同时丰富液晶化合物的相类型。本文在酯类液晶化合物中引入三唑环构筑多环液晶化合物,通过不同长度的侧链对其进行修饰,用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进行液晶性研究,从而寻求性质优良并具有实用价值的液晶材料。本文用对苯二酚和反-1,4-环己二醇分别与4-乙炔基苯甲酸进行酯化制得酯类化合物,进而与叠氮化物通过点击反应合成系列不同长度侧链取代的三唑酯类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以及核磁共振等手段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应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其光学性质;通过DSC和POM对其液晶性质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两系列三唑酯类液晶化合物中,链长为12个碳或14个碳的化合物都具有液晶性。且以对苯二酚刚性结构为中心核的三唑酯类液晶化合物的稳定性高于以柔性反1,4-环己二醇为中心核的三唑酯;末端引入二茂铁后没有诱导化合物产生液晶性。
|
|
|
|
1 |
徐懋;液晶性高分子材料[J];材料科学进展;1990年02期 |
2 |
赵敏;曹秀英;闻建勋;;含2,3,5,6-四氟亚苯基负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4年06期 |
3 |
吴兵;王木立;李方山;章于川;;一种离子型超分子液晶的合成及其液晶性研究[J];合成化学;2006年06期 |
4 |
张滇溪;许海霞;李振国;胡盼盼;刘兆峰;;纤维素在多聚磷酸中的液晶性[J];合成纤维;2006年11期 |
5 |
沈晓勤,方云,陆婕,夏咏梅;物化环境对化妆品液晶性的影响[J];日用化学工业;2002年03期 |
6 |
宁超峰,郭凯,郑世军,李自法;新的液晶性酚类化合物的合成[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7 |
洪定一;;液晶高分子新型材料 Ⅲ液晶性表征及结构与性能关系[J];合成树脂及塑料;1993年03期 |
8 |
张腊腊;;新型香蕉型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陇东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
9 |
陈建定,林永渭,李世瑨;全芳香族聚酯的合成及其液晶性研究[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
10 |
敖波,魏孝强,邹萍,李龙章,彭强,谢明贵;具有液晶性的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
11 |
杨国波,孙晓波,吴英,田文晶,李敏;液晶性噁二唑类载流子传输材料[J];发光学报;2004年01期 |
12 |
张腊腊;;含偶氮基团香蕉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当代化工研究;2016年01期 |
13 |
杨柳林;董炎明;胡晓兰;刘安华;;树状碳水化合物Ⅱ——液晶性的研究[J];化学学报;2012年01期 |
14 |
张腊腊;王丽朋;武芸;张艳敏;;溴代烷基连接的香蕉型液晶化合物的合成[J];陇东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
15 |
鄢道仁;闻炎豪;王震;张智勇;关金涛;戴志群;;二苯乙炔类液晶化合物的“二步法”合成研究[J];现代化工;2017年07期 |
16 |
张春波,黄哲钢,丛志奇,尹炳柱;含胆甾烯基结构的手性二介晶结构液晶化合物[J];液晶与显示;2005年05期 |
17 |
姚丹姝,张宝砚,孙秋菊,董森;芳香酯类三臂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
18 |
张春晓;李自法;;一类新的刚性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合成[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