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S数据的收集与过滤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变得日益重要和复杂。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一种主动的网络安全防御措施,能有效地弥补防火墙的不足,是继防火墙后的第二道安全防线。
论文主要针对入侵检测系统中的数据收集,探讨了多源异构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辨别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
本文分析了多种来源的、不同结构的数据,将其总结成登录信息、事件信息和网络数据包信息三种类型,并为每种类型的数据设计了固定的格式;为了与将来可能出现的新型数据兼容,采用了配置文件与模式字符串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数据格式标准化算法;由于收集到的数据中存在冗余的信息和对入侵检测影响不大的信息,本文分别讨论了冗余数据辨别规则和安全数据辨别规则,并建立起数据过滤规则库;数据收集系统采用分布式设计,收集器以黑盒形式提供,对新的数据源只需设计一个新的模式字符串,即可得到过滤后的、具有标准格式的数据,各收集器间独立工作;在收集点即对数据进行过滤,只向分析中心报告可疑数据,以减少传输和存储的数据量,降低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IDS数据收集系统是在Linux下利用C语言编写完成的,对Linux的系统日志、Apache日志、网络数据包进行收集并加以过滤,过滤后的数据传给分析中心,存入MySQL数据库中。
内蒙古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前的入侵检测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哪些数据能揭露入侵行为,本文从
减少数据量的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过滤掉冗余的和安全的数据,只上报可
疑的数据,降低了网络传输量。冗余规则有:1.某一用户退出时间与下一次
登录时间间隔小于一分钟,这两条登录记录并为一条;2.从主机登录的用户
登录记录有两条,只保留一条;3.Messages中的登录信息,略去。4.单位时
间内源IP:端口一目的IP:端口的相同协议的包,合并为一条记录,保留
时间范围和包的数目。安全规则有:1.root用户的所有活动记录;2.指定用户
的特定活动;3.reboot事件;4.系统内核的活动。IDS数据收集系统从数据源
获得数据后,首先把数据转换成标准格式,然后按照过滤规则进行检测,如
果满足某一条规则,则把此条数据删除或将其与相关的数据融合。本文实现
的算法虽然以Limix为平台,但也适用于其他操作系统。C语言的可移植性
决定了实现的数据收集系统可在多种操作系统上运行。
|
|
|
|
1 |
张然,钱德沛,包崇明,栾钟治;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收集机制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2 |
高嗣昌,姚青;基于网络入侵检测的网络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年01期 |
3 |
叶惠敏,潘正运;IDS的数据收集机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2年07期 |
4 |
陈伟,彭文灵,杨敏;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中挖掘效率的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
5 |
张霞,黄莎白;HLA中基于Agent的层次过滤机制[J];计算机仿真;2003年08期 |
6 |
陈琛;刘有源;;一种RFID架构中间件的设计[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年04期 |
7 |
张雪,王璐,王翠青;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分析与实现[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
8 |
张霞,黄莎白;高层体系结构中DDM实现方法的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3年05期 |
9 |
周华伟;董强;熊焕宇;;Delphi中数据过滤方法比较[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7年10期 |
10 |
魏朝举;;基于Aglet的入侵检测系统设计[J];科技信息;2006年07期 |
11 |
张建忠,徐敬东,吴功宜,练书成,江罡;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6期 |
12 |
陈欢,叶东毅;数据过滤算法的一种改进[J];福建电脑;2004年02期 |
13 |
王波,高克宁,张斌;基于粗集理论的数据过滤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12期 |
14 |
戴忠健,侯朝桢,苏利敏;DDM的实现策略及网格尺寸的优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15 |
崔凤明;许峰;;蜜罐系统中网络数据采集技术研究[J];计算机安全;2007年05期 |
16 |
王君;祝永志;;基于XML及其数据过滤的高速信息查询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7年06期 |
17 |
陈源;戴青;唐小伟;马延周;;分布式虚拟环境中的DR算法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8年08期 |
18 |
林中伟;俞海跃;;基于场景的数据过滤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年08期 |
19 |
李忠福;刘厚泉;袁海波;赵志凯;;DVE中基于四叉树的兴趣管理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33期 |
20 |
穆瑞辉;叶喜民;;基于数据挖掘的网页个性化推荐系统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