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子液体的稀土荧光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摘要】: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基于离子液体为介质合成稀土氟化物复盐、稀土氧化物及稀土氟氧化物等发光基质材料,并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和测试方法对产物物相、尺寸和形貌进行了系统表征,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纳米晶可能的生长机理,并考察了稀土离子掺杂型发光材料的结构与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归纳如下:
(1)离子液体的合成
通过两步合成法,制备了三种咪唑类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BMIM][Tf2N])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溴盐([C16MIM]Br)以及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C16MIM][Tf2N]),并借助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等表征手段对离子液体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通过该法可成功制得目标离子液体。
(2)离子液体中稀土上转换纳米晶的微波辐射合成及光学性能研究
采用微波辐射法,成功地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合成了立方相NaYF4纳米球,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等表征手段对其相态、结构、形貌、尺寸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些纳米球是由许多小的纳米颗粒自组装形成的。通过调节前躯体的加入量,还可获得直径大小不同的纳米球。通过使用不同的反应前躯体或离子液体进行对比实验,证明了在NaYF4纳米球形成的过程中,含氟离子液体BMIMBF4不仅起到了溶剂和微波吸收剂的作用,还为NaYF4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氟源,而且离子液体的粘度对纳米球的形成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还对不同离子液体中合成的NaYF4:Yb,Er和NaYF4:Yb,Tm的上转换发光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且考察了不同的稀土离子掺杂比例、不同的纳米球直径以及不同合成方法对所得的NaYF4:Yb,Er和NaYF4:Yb,Tm上转换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辐射法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合成的NaYF4纳米球可以作为很好的发光基质,而这种基于离子液体为介质的微波辐射法也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合成方法应用于其他纳米材料的合成中。
(3)稀土氧化物和稀土氟氧化物的溶剂热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
通过离子热法在[C16MIM][Tf2N]中合成了立方相Y2O3,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其相态、结构、形貌、尺寸进行了分析,并且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Y2O3:Eu的形貌以及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20℃下反应24 h所得到的Y2O3:Eu,其结构是由三个长方形片共轴连接而成,而且与其他条件下合成的样品相比,该条件下所得的样品具有更好的发光性质。
本文还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系列立方相稀土氟氧化物(REOF),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证明了这些稀土氟氧化物呈纳米管状结构。然后对YOF:Eu3+和YOF:Tb3+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此法合成的稀土氟氧化物也可作为一种很好的发光基质材料。
|
|
|
|
1 |
高枝荣,廖克俭,戴跃玲,刘道胜;采用ILs催化剂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2 |
杨家振,金一,潘伟,臧树良;计时电流法测定Fe~(3+)在离子液体BPBF_4中的扩散系数[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6期 |
3 |
张普玉,娄帅,柴云;在离子液体介质中聚合反应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05年04期 |
4 |
丛晓辉,桂建舟,陈晓梅,张晓彤,孙兆林;SO_3H—离子液体催化苯酚和叔丁醇选择性烷基化反应[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
5 |
杨美珠;张力;石光;刘石军;叶鑫;;离子液体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7年10期 |
6 |
钱伯章;;固体催化剂与离子液体组合使用可使纤维素解聚[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9年01期 |
7 |
;“包埋离子液体和中性磷(膦)类萃取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J];稀土信息;2009年06期 |
8 |
许立信,尹进华,陈学玺;环境友好的多相催化工艺研究进展[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3年06期 |
9 |
陈中胜,许文苑,黄国林;离子液体及其在生物催化反应中应用的新进展[J];化学试剂;2004年01期 |
10 |
王玉新,李丹东,袁秋菊;室温离子液体对噻吩硫化物的络合吸附工艺[J];辽宁化工;2004年09期 |
11 |
李雪辉,张磊,李琼,耿卫国,叶玉嘉,王乐夫;1-正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物离子液体TGA-FTIR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4年12期 |
12 |
张小曼;;离子液体[bmim]PTSA中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研究[J];云南化工;2009年01期 |
13 |
熊国祥;;香山科学会议第333—336次学术讨论会简述[J];中国基础科学;2010年03期 |
14 |
章伟伟;林鹿;;水解纤维素体系中离子液体和葡萄糖产物混合物的分离研究[J];食品科技;2011年01期 |
15 |
;国内专利文献[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1年04期 |
16 |
梁红玉,宫红,姜恒,张连红;离子液体催化邻二甲苯与二氯乙烷的烷基化反应性能[J];辽宁化工;2002年02期 |
17 |
杨昕,戴立益,单永奎,何鸣元;离子液体体系中1-丁烯二聚反应的研究[J];催化学报;2003年12期 |
18 |
张庆华,石峰,邓友全;硅胶担载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由胺制二取代脲反应中的应用[J];催化学报;2004年08期 |
19 |
李桂花,张锁江,李增喜,李铭岫,张香平;离子液体对甲基丙烯醛氧化酯化反应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6期 |
20 |
王玉新,李丹东,曹祖宾,高鹏,袁秋菊;室温氯铝酸离子液体络合吸附噻吩类硫化物的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