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对刈割强度的响应
【摘要】:
黄花苜蓿原产于西伯利亚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内蒙古北部及东北北部地区。黄花苜蓿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抗寒性极强,抗干旱、耐盐碱,在解决我国面临的蛋白质饲料缺乏、土壤肥力下降问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锡林郭勒野生黄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留茬高度与黄花苜蓿叶面积、分枝、光合蒸腾、能量积累等的相关关系,以揭示黄花苜蓿对刈割强度的响应机制,为人工草地的合理利用和草地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黄花苜蓿株高、叶面积、分枝数、节数及节间长均呈下降趋势,而侧根数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留茬高度0cm对黄花苜蓿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对照和留茬高度8cm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其余均呈双峰曲线,并且不同留茬高度黄花苜蓿日平均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而黄花苜蓿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黄花苜蓿蒸腾速率呈增加的趋势,留茬高度0cm时黄花苜蓿以较低的蒸腾速率防止水分的散失,而且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光合有效辐射(PAR)是影响不同留茬高度黄花苜蓿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最重要的环境因子。
3.留茬高度0cm时黄花苜蓿地上生物量表现为等补偿,地下生物量、茎叶比显著低于对照(P0.05),并且不同留茬高度黄花苜蓿总生物量和根冠比大小次序分别为:CK0cm5cm8cm3cm和3cm5cm8cmCK0cm。黄花苜蓿株高和分枝数是影响黄花苜蓿地上生物量的主要因子。
4.留茬高度对黄花苜蓿根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与对照相比,留茬高度0cm、3cm、5cm和8cm的土壤0-10cm全氮含量分别下降35.4%、24.8%、32.7%、37.2%,而留茬高度3cm土壤20-30cm全磷含量明显低于对照(P0.05)。
5.一年生或二年生黄花苜蓿最佳刈割留茬高度为0cm。
|
|
|
|
1 |
孔扣明,徐霞,王永龙;菜用黄花苜蓿春播试验总结[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6期 |
2 |
李群,耿跃,徐蕾,黄必余,桑学俊,陈学宝,田长柏;苯达松防除黄花苜蓿田阔叶杂草试验[J];杂草科学;2002年03期 |
3 |
孙继明,芮根华,罗列,孔扣明;黄花苜蓿蔬菜化栽培秋早播试验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02年04期 |
4 |
张燕誉;;春化处理对于黄花苜蓿生育影响的观察[J];农业科学通讯;1955年08期 |
5 |
阿斯哈尔;新疆伊犁地区野生黄花苜蓿的分布与利用[J];中国草地;1998年03期 |
6 |
;直立型黄花苜蓿[J];农业科学实验;1976年06期 |
7 |
郑翠仙;“光叶紫花苕试种”试验[J];四川畜牧兽医;1995年02期 |
8 |
贾风勤;贾娜尔;王林君;;黄花苜蓿的研究进展[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9 |
王楠;康俊梅;杨青川;熊军波;金后聪;;黄花苜蓿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J];中国草地学报;2008年05期 |
10 |
叶阿宝;黄花苜蓿炭疽病发生为害与防治研究[J];植物保护;1966年01期 |
11 |
王美丽;;稻茬绿肥黄花苜蓿的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7年03期 |
12 |
尤华林;王丽宏;;根河市高寒地区引种呼伦贝尔黄花苜蓿栽培试验报告[J];内蒙古草业;2008年01期 |
13 |
吴宗怀;王俊杰;云锦凤;杨青川;;黄花苜蓿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4 |
陈廷祥,吕朋德,徐永忠;黄花苜蓿的秋提前春延迟播种技术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05年02期 |
15 |
苏东;周延林;于林清;常秀清;;利用SSR分析中国北方野生黄花苜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J];中国草地学报;2010年05期 |
16 |
武保国;;黄花苜蓿的栽培和利用[J];中国农学通报;1993年03期 |
17 |
王俊杰,孙伯丽,金雄,吴建民,晓红;呼伦贝尔野生黄花苜蓿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8 |
王俊杰;云锦凤;吕世杰;;黄花苜蓿种质的优良特性与利用价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9 |
王红梅;王俊杰;云锦凤;刘亚玲;高雪芹;;二倍体和四倍体野生黄花苜蓿形态特征比较研究[J];草地学报;2009年04期 |
20 |
温都苏,阿拉塔,于斌;内蒙古野生苜蓿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4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