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光催化偶合规整催化剂的吸附及光催化行为研究
【摘要】:
以活性炭粉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通过对脂炭比、炭化温度、活化温度等工艺条件的控制,制备了不同的规整炭化物载体;采用直接浸涂法制备得到吸附/光催化偶合规整催化剂,且有较好的形貌。对规整催化剂进行表征:BET及孔结构分析表明,规整催化剂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富含中孔;XRD结果表明,规整催化剂的活性炭载体属于典型的无定形炭,负载的二氧化钛保持了催化活性较高的锐钛矿晶型;SEM结果表明,规整催化剂表面负载有大量的二氧化钛,且存在丰富的互相联通的小孔隙,形成发达的复合孔隙结构,综合保证了吸附光催化的快速进行。
利用自制的反应评价装置和解吸评价装置,研究了制备条件对苯在吸附/光催化偶合规整催化剂上的吸附速率和净降解率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苯在吸附/光催化偶合规整催化剂上的吸附速率很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完全吸附,达到100%的表观降解率,这充分保证了室内污染气体的快速吸附净化。苯在不同规整催化剂上净降解率普遍较高,在脂炭比0.8:1,炭化温度600oC和活化温度600oC条件制备的规整催化剂上有最高的净降解率72.63%。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在规整催化剂载体整体上对苯进行程序升温脱附实验。评价结果表明,苯在脂炭比为0.8:1,炭化温度和活化温度同为600oC时制备的规整催化剂载体上有最小的脱附活化能Ed=28.03kJ/mol,说明苯被此条件下制备的规整催化剂吸附后,有最小的相互作用力,易向催化剂表面迁移,最易脱附。
结合表征及评价结果,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脂炭比0.8:1,炭化温度600oC,活化温度600oC。
|
|
|
|
1 |
华中,仲亚娟,于万秋;PAN基炭纤维的电阻率与炭化温度的关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2 |
许阳;郭伟;王媛;张庆波;李启龙;尹承绪;;云南无烟煤生产铸造型焦的研究[J];煤化工;2006年03期 |
3 |
李居影;李莹;魏化震;;先驱体微观结构对泡沫炭比强度和隔热性能的影响[J];炭素技术;2008年02期 |
4 |
程海涛;傅金和;王戈;余雁;田根林;;竹炭比表面积影响因素的分析[J];木材工业;2009年05期 |
5 |
李凤娟;李铁虎;陈青香;庄强;;炭化温度对中间相炭微球结构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9年09期 |
6 |
张文标;钱新标;马灵飞;;不同炭化温度的竹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7 |
褚淑祎;周小琴;张妙仙;单胜道;;不同炭化温度下烧制的竹炭对邻氯酚的吸附[J];环境化学;2010年02期 |
8 |
段小月;常立民;刘伟;;制备工艺对活性炭电极电吸附性能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5期 |
9 |
李学佳;季涛;高强;杨江川;;制备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J];产业用纺织品;2010年08期 |
10 |
张永奇,房倚天,黄戒介,王洋;半焦制备烟气脱硫用成型活性焦的研究[J];煤炭转化;2004年01期 |
11 |
陈枝晴;;PVC废料炭化回收处理的研究[J];广东化工;2009年06期 |
12 |
胡娜娜;林兰英;傅峰;;炭化温度对木质导电炭粉导电性的影响[J];木材加工机械;2011年03期 |
13 |
夏笑虹;刘洪波;陈杰;石磊;何月德;;炭化温度对酚醛树脂基活性炭孔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J];功能材料;2009年12期 |
14 |
张东升;邓丛静;王志勇;陈名柱;刘洪波;夏笑虹;何月德;;炭化温度对竹基活性炭孔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林产工业;2010年03期 |
15 |
李劲;夏金童;何姣莲;张军华;;废弃轮胎制备中孔炭吸附材料工艺及性能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09期 |
16 |
宋若钧,张量渠,郭慎独;稀土添加剂对烃类水蒸汽重整镍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水蒸汽吸附的TPD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1992年01期 |
17 |
严朝堃;黄永贤;陈美川;傅凤秀;;用正交设计法探讨绞股蓝口服液制备工艺[J];中成药;1989年03期 |
18 |
李全芝;薛志元;朱雷明;张瑞明;;用IR/TPD法测定氢型丝光沸石上氨的脱附活化能[J];化学学报;1989年10期 |
19 |
徐柏庆,陈兰忠,梁娟,赵素琴;ZrO_2催化剂上吸附CH_3NO_2的分解[J];分子催化;1992年06期 |
20 |
赵红阳,李云峰,郭坤敏;成型压力与炭化温度对吸附材料性能的影响[J];林产化工通讯;199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