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苜蓿对低磷胁迫的响应和生理适应机制
【摘要】:土壤有效磷低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适应低磷胁迫的策略,主要包括根系形态改变,根系分泌有机酸、质子和酸性磷酸酶,以及磷转运蛋白活性的增加。苜蓿为喜磷植物,土壤有效磷缺乏是制约我国许多地区苜蓿生产的重要因素。黄花苜蓿作为我国重要的优良豆科牧草,具有耐低温、干旱和盐碱的特性,但黄花苜蓿对低磷胁迫响应和适应特征尚未见报道。本论文以我国北方的重要豆科牧草黄花苜蓿和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为实验材料,采用砂培和营养液培养方法,对比了两种苜蓿对低磷胁迫的适应策略。已有研究报道“胁迫激素”乙烯与低磷胁迫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乙烯在低磷胁迫诱导根系有机酸分泌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黄花苜蓿和蒺藜苜蓿对低磷胁迫的适应策略不同。低磷胁迫下,黄花苜蓿主要通过根系大量分泌柠檬酸和增强根际酸化能力,活化根际难溶态磷来提高对磷的吸收。由于根系有机酸的大量分泌,使碳水化合物流失,所以用于根系生长的同化物减少,导致黄花苜蓿根系生长受抑制;由于蒺藜苜蓿根系分泌柠檬酸的能力相对较弱,分配到地下部的同化物主要用于根系生长,维持较大的磷吸收面积,从而有利于其适应低磷胁迫。
2.低磷处理诱导蒺藜苜蓿根系合成大量乙烯。乙烯合成前体ACC显著增加了蒺藜苜蓿根系柠檬酸分泌。但乙烯合成抑制剂(AVG和CoCl2)不能抑制低磷诱导的柠檬酸分泌增加。乙烯不敏感突变体sickle在低磷处理下根系分泌柠檬酸量显著增加,这与蒺藜苜蓿野生型的表现相同。这些结果表明,乙烯可能与蒺藜苜蓿对低磷胁迫的响应存在某种关系,但乙烯并未直接参与低磷诱导苜蓿根系分泌柠檬酸的过程。
|
|
|
|
1 |
龚江,白治新,陈强,董志新;供磷水平对不同磷效率玉米根系的生长及磷营养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
2 |
陈锐,周建朝;甜菜低磷胁迫研究进展[J];中国糖料;2005年04期 |
3 |
张莹;许信玲;叶功富;罗美娟;徐俊森;;不同木麻黄无性系对低磷胁迫的形态学适应[J];海峡科学;2008年10期 |
4 |
张莹;叶功富;徐俊森;罗美娟;李秀明;;低磷胁迫对木麻黄无性系SOD活性的影响[J];海峡科学;2008年10期 |
5 |
叶功富;张莹;罗美娟;徐俊森;岳新建;;低磷胁迫对木麻黄种源苗期营养状况的影响[J];海峡科学;2008年10期 |
6 |
赵腊梅;陈钰;郭爱花;;低磷胁迫对4个韭菜品种植株根系生长的影响[J];西部林业科学;2008年04期 |
7 |
张恩和,张新慧,王惠珍;不同基因型春蚕豆对磷胁迫的适应性反应[J];生态学报;2004年08期 |
8 |
张淑华;潘国君;刘传雪;刘乃生;张兰民;张云江;褚国江;;水稻品种耐低磷胁迫特性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
9 |
陈钰;郭爱华;;不同韭菜品种根和叶对低磷胁迫生理适应性的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
10 |
张莹;叶功富;罗美娟;李秀明;柯占英;;低磷胁迫对木麻黄无性系苗期营养状况的影响[J];海峡科学;2008年10期 |
11 |
叶功富;张莹;徐俊森;李秀明;林武星;;低磷胁迫下木麻黄无性系的生理生化特性[J];海峡科学;2008年10期 |
12 |
张彦丽;贾健辉;赵月琪;谷思玉;许景钢;;大豆苗期耐低磷筛选指标的研究(摘要)(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年03期 |
13 |
叶功富;张莹;罗美娟;徐俊森;李秀明;;低磷胁迫下木麻黄种源的苗期生长和形态特征[J];海峡科学;2008年10期 |
14 |
赵文杰;张丽静;畅倩;张聪颖;熊忠宽;;低磷胁迫下豆科植物有机酸分泌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1年06期 |
15 |
潘晓华,刘水英,李锋,李木英;低磷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3年05期 |
16 |
李德华;向春雷;姜益泉;贺立源;;低磷胁迫下水稻不同品种根系有机酸分泌的差异[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11期 |
17 |
周志春,谢钰容,金国庆,陈跃,宋振英;马尾松种源磷效率研究[J];林业科学;2005年04期 |
18 |
明凤,米国华,张福锁,郑先武,朱立煌;水稻对低磷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适应机制的初步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0年02期 |
19 |
万延慧;朱龙英;杨志杰;朱为民;;低磷胁迫对不同番茄基因型苗期影响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S2期 |
20 |
陈钰;张乃明;;磷胁迫及磷高效基因型品种筛选研究进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