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Hoxc8和Hoxd11基因甲基化和突变位点的研究
【摘要】:本研究测定了绵羊Hoxc8和Hoxd11基因,比对了蒙古羊和德国美利奴肉羊,道塞特肉羊、澳洲美利奴细毛羊的Hoxc8基因的甲基化位置、数量、稳定程度、世代间的传递特征、配子与合子的基因序列甲基化的状态差异、性别之间的甲基化的特点、甲基化的遗传方式、单倍体和二倍体甲基化的差异,讨论了甲基化的功能和机理,以及甲基化的量子力学性质,甲基化上述特点与胸椎和腰椎数变异之间的关系,甲基化特征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绵羊育种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等。
绵羊的Hoxc8基因exon-1为436 bp,exon-2为293 bp,intron为1379bp,全长2108 bp (GenBank Accession No:GU479925)。Hoxc8 exon-1序列共有35个CpG,C+G = 61.01%。其中位于密码第1-2位的CpG共2个,全部编码精氨酸。位于密码第2-3位的CpG共13个,位于密码3-1位的CpG有20个。Hoxc8 exon-1的CpG数量明显高于第二外显子(12个)。
绵羊Hoxd11基因exon-1为778 bp,exon-2为236 bp,intron为762 bp,全长为1776 bp (GenBank Accession No.GU059862)。Hoxd11 exon-1序列共有120个CpG,C+G = 76.74%。其中位于密码第1-2位的CpG共8个,全部编码精氨酸。位于密码的第2-3位的CpG共47个,位于密码3-1位的CpG有65个。Hoxd11 exon-1的CpG数量明显高于第二外显子(12个)。这些特征与Hoxc8基因非常接近。Hoxc8和Hoxd11 exon-1序列中的高密度CpG,提示这两个序列有可能是甲基化的高发区。
德国美利奴、道塞特、澳洲美利奴等国外品种的Hoxc8和Hoxd11,与蒙古羊相比,存在品种差异。蒙古羊Hoxc8基因发现5个突变位点(494 b,插入一个C;1120 b,C→T;1528 b,T→C;1922 b,A→G;2063 b,A→G),Hoxd11基因发现3个突变位点(471 b,C→T;693 b,C→A;1034 b,G→A)。外国绵羊Hoxc8基因发现1个突变位点(1528 b,T→C),Hoxd11基因未发现突变位点。
Hoxc8基因exon-1的BSP结果,表明纯种蒙古羊甲基化率与胸椎数有关;国外品种和杂交后代胸椎数与甲基化率无关;合子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精子甲基化率;表明了Hoxc8基因具有基因组印记特征。
外显子序列的甲基化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功能,与甲基化导致的碱基序列的量子力学变化有关。
|
|
|
|
1 |
杨燕燕;田瑛;达来;曹贵方;邵凯;苏和;青格勒;乌达巴拉;周璇;;BMPR-IB基因作为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年11期 |
2 |
赵静;张立岭;陈琦;巴图;;绵羊HOXC8基因的DNA甲基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3 |
孙伟,常洪,杨章平,耿荣庆,鲁生霞,常国斌,徐伟,王惠影,倪大雄,范宝生,角田健司;中亚以东南绵羊亲缘系统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
4 |
许振英;东北绵羊及其改良经过[J];畜牧与兽医;1950年05期 |
5 |
李祥龙,田庆义,刘铮铸,孙乃权,马广星;几个绵羊品种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比较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1年04期 |
6 |
马海明;门正明;韩建林;贺长青;;国内几个绵羊品种转铁蛋白多态性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年01期 |
7 |
焦兴刚;张文彬;朱卫东;宝迪;陈国华;;阿拉善盟地区绵羊三元杂交效果分析[J];当代畜牧;2010年04期 |
8 |
胡建国;绵羊肠套叠防治探讨[J];中国兽医杂志;1986年11期 |
9 |
李祥龙;巩元芳;刘铮铸;郑桂茹;周荣艳;靳晓敏;李兰会;王海亮;;绵羊线粒体DNA D-loop区串联重复序列变异研究(英文)[J];遗传学报;2006年12期 |
10 |
孙伟,常洪,任战军,杨章平,耿荣庆,吴圣龙,徐琪,TsunodaKenji;中国部分绵羊群体形态及生态特征的主成分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年02期 |
11 |
王忻;刘月琴;张英杰;郭婷婷;;光照控制诱导非繁殖季节蒙古羊发情排卵效果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9年07期 |
12 |
陶萨茹拉;王峰;刘永斌;呼斯乐;荣威恒;;绵羊BMP15基因三个位点核苷酸多态性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3 |
孟庆平;;喂羊须知七事[J];农村科技;1994年11期 |
14 |
李蕴华,巴图,钱宏光;舍饲绵羊的主要行为特征[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3年06期 |
15 |
张捷;吴树清;杜山;;外源Se对绵羊孕期体内相关抗氧化酶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08期 |
16 |
刘权;张生英;张娴;张勇;;断乳后天数和不同月份对母羊同期发情处理效果的影响[J];当代畜牧;2011年08期 |
17 |
孙荫成;马丽;刘振和;;我省中西部地区绵羊改良现状、问题和意见[J];吉林畜牧兽医;1983年04期 |
18 |
任春环;吴建平;张利平;张海容;;绵羊生长激素基因第4外显子的多态性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19 |
赵静;张立岭;巴图;陈琦;;绵羊Hoxc8与d11基因甲基化的量子力学特征与功能[J];中国草食动物;2011年03期 |
20 |
;苏联专家帮助我国育成了新疆的细毛绵羊[J];生物学通报;1954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