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公路环境下连续驾驶时间对疲劳的影响研究
【摘要】:我国交通事故率长期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驾驶疲劳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且驾驶疲劳造成的事故后果严重。由于驾驶疲劳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实际上其导致的交通事故数量远高于现有统计数据。
内蒙古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将持续加大道路交通建设,不断优化公路结构,完善公路网络。内蒙古境内草原面积广阔,公路的改、扩建将不可避免的穿越草原地域。草原公路具有平面直线长,平曲线半径大,纵坡小,变坡点多,景观单一,道路环境刺激较少等特点。众多资料表明驾驶员在单调环境下及长直线段行车时,极易分散注意力,放松警惕,连续驾驶易产生驾驶疲劳。驾驶疲劳出现时会引起心生理反应的变化,分析驾驶员在草原公路上连续驾驶过程心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得到驾驶疲劳产生过程中的心生理变化规律及驾驶疲劳出现的时间。
本文通过实驾实验,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驾驶员心生理反应的角度研究草原公路连续驾驶时间过程中的驾驶疲劳问题。实验证明驾驶员在草原公路上容易分散注意力和放松警惕。实验研究表明:驾驶员在草原公路行驶时心率、HF、PERSAC、注视平均持续时间以及呼吸频率随驾驶时间呈现下降趋势变化,SDNN、LF、LF/HF、眨眼次数呈上升趋势变化;通过对各生理指标的配对t检验得到草原公路连续驾驶过程视觉疲劳的出现时间为50min,心理疲劳出现时间是80min:驾驶员疲劳自评量表的检测结果表明,驾驶员视觉疲劳程度最深,其次为困倦感与怠倦感。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U491.254
|
|
|
|
1 |
郑柯,任福田;高速公路顺直路段上驾驶员行车紧张性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2 |
彭军强;吴平东;殷罡;;疲劳驾驶的脑电特性探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
3 |
刘沂训,于萍,孟延,李桥,赵玲,邵庆余;小波变换用于从血压信号中提取呼吸及心率信息的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1年01期 |
4 |
李凌,王志中,蔡立羽;心率变异信号的非均匀采样问题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1年01期 |
5 |
明东,田锡惠,杨春梅,丁北生,万柏坤;心率变异(HRV)信号的谱分析方法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1年04期 |
6 |
李增勇,焦昆,陈铭,杨渝书,王成焘;汽车驾驶员模拟精神负荷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2年03期 |
7 |
肖守中,方向林,孙小波;三个因素对心率变异性影响的观察[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2年04期 |
8 |
周玉彬,俞梦孙,金章瑞,张洪金;驾驶员瞌睡的视频监测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3年01期 |
9 |
周玉彬,俞梦孙;用红外图像实时跟踪和监测眼睛的方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3年02期 |
10 |
杨雪琴,李炜,李铀,王毅侠,邢华雄,俞梦孙;心率变异性作为植物神经功能检查方法的探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