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梁素海冰体有机物、厚度及湖面演化特征分析
【摘要】:近些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湖泊湿地演化的研究已成为全球性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乌梁素海位于寒旱区的内蒙古境内,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是地球上同一纬度最大的自然湿地。乌梁素海湿地的演化研究是寒旱区湖泊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冰冻过程及其伴随发生的环境变化在全球寒旱区环境变化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乌梁素海一般每年11月中下旬到翌年3月初处于冰封期,随着冰厚增长,冰下水层的污染物浓度增大,冰层厚度不同,冰层及水层的环境特征也发生相应变化,以COD(化学需氧量)为例阐述了冬季湖泊环境变化的特征。
本文通过结合实测数据计算冬季最大冰厚,计算以COD为主要参数的有机污染物量,并结合地形图、卫星遥感影像、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充分发挥RS, GIS技术优势复原了黄河故道位置图与乌梁素海不同时期的水面形状图;解译了从1986年到2010年近25年来夏季的landsat TM/ETM数据及2007-2010年的冬季数据,从夏季数据分析得到近20年来芦苇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主要扩散方向为湖区西侧沿岸,向湖内扩散趋势,天然芦苇平均每年增长约0.84km2,人工种植芦苇平均每年增长约2.2km2,开阔水面面积呈波动状态。利用冬季遥感解译数据计算,分析得到冬季有机物污染冰水分布巨大差异。通过应用卫星遥感资料和平常的调查分析方法,发现了水生植物分布、水文信息等条件是湖泊沼泽化进程中主要的驱动因子,在湖泊的西岸和北部的小海子区域是湖泊面积收缩的主要集中区,且湖区底部正在以6-8毫米每年的速度抬高,芦苇群落从岸边向湖区中心推进,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度。
|
|
|
|
1 |
尚士友,杜健民,李旭英,申庆泰,王丽敏;草型富营养化湖泊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的研究——内蒙古乌梁素海生态恢复工程试验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3年06期 |
2 |
刘利元,张丽红;乌梁素海湿地水禽科研监测工程开工[J];内蒙古林业;2003年05期 |
3 |
;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乌梁素海局部区域再现黄藻[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06期 |
4 |
蒙荣,尚士友,谢玉红,杨丽君;乌梁素海生态恢复规划设计[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5 |
余云飞;;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研讨会在京召开[J];环境教育;2010年12期 |
6 |
李畅游,于瑞宏,高瑞忠,张伟林;基于遗传算法的乌梁素海水环境的投影寻踪评价[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7 |
张奋清,王丽敏,吴利斌,岳海军;乌梁素海氮循环转化过程的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8 |
王丽敏,尚士友,吴利斌,岳海军;草型湖泊(乌梁素海)氮循环转化规律的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2004年01期 |
9 |
陈明;李巍;;内蒙古自治区乌梁素海“黄苔”事件处置的启示[J];今日国土;2009年05期 |
10 |
尚士友,杜健民,李旭英,申庆泰,厚福祥,吴利斌;乌梁素海富营养化适度控制的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
11 |
陶黎,叶俊峰,李晓霞,张奋清,赵云峰;乌梁素海鱼类种群变化的研究[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2年03期 |
12 |
李畅游,刘廷玺,高瑞忠,任春涛;乌梁素海富营养化主控因子年季变化分析及综合评价[J];水文;2004年03期 |
13 |
梁文;张生;李畅游;詹勇;王爽;计亚丽;;乌梁素海沉积物分布特征[J];环境化学;2011年09期 |
14 |
任春涛;李畅游;全占军;曹有玲;孙标;刘刚;;基于GIS的乌梁素海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的模糊模式识别[J];环境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
15 |
李建雯;;乌梁素海水环境状况及保护措施[J];内蒙古水利;2009年05期 |
16 |
张瑞麟;;乌梁素海富营养化问题浅析[J];内蒙古水利;1991年04期 |
17 |
李燕;王开云;孙桂琴;李刚;;乌梁素海水资源配置[J];内蒙古水利;2008年04期 |
18 |
刘俊廷;随春明;潘洪捷;彭志帆;刘秉旺;赵锁志;;乌梁素海的水体功能浅议[J];内蒙古水利;2011年02期 |
19 |
刘俊;梁智明;卢强;徐智;;乌梁素海湿地保护的对策及措施[J];内蒙古水利;2007年04期 |
20 |
朱存良;张玉;;论内蒙古乌梁素海水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J];水利渔业;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