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卫智军,韩国栋,杨静,吕雄;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对不同载畜率水平的响应(英文)[J];中国草地;2000年06期 |
2 |
韩国栋,卫智军,李存焕,杨静,许志信;短花针茅草原绵羊放牧系统的能量流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3 |
夏景新;载畜率调控的理论与牧场管理实践[J];中国草地;1995年01期 |
4 |
韩国栋,毕力格图,高安社;不同载畜率条件下绵羊选择性采食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4年12期 |
5 |
史敏华,李永生,张晋英,李连枝;石灰岩山地封禁区植被恢复的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1995年03期 |
6 |
韩国栋,李博,卫智军,杨静,吕雄,李宏;短花针茅草原放牧系统植物补偿性生长的研究──Ⅰ.植物净生长量[J];草地学报;1999年01期 |
7 |
蓝振江,蔡红霞,曾涛,王硕果,郭海燕,曾宗永;九寨沟主要植物群落生物量的空间分布[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年03期 |
8 |
韩国栋,李博,卫智军,李红;短花针茅草原五个载畜率水平绵羊活重变化规律(英文)[J];中国草地;2000年01期 |
9 |
焦树英;韩国栋;赵萌莉;刘清泉;杨文斌;;荒漠草原地区不同载畜率对功能群特征及其多样性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
10 |
焦树英;韩国栋;李永强;窦红举;;不同载畜率对荒漠草原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生产力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03期 |
11 |
贾乐;赵萌莉;韩国栋;董亭;阿穆拉;;载畜率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影响的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1年04期 |
12 |
李德新,白文明,许志信;短花针茅种群密度动态与生长分析的研究[J];中国草地;1997年06期 |
13 |
王小亮;韩国栋;赵萌莉;张双阳;;荒漠草原不同载畜率下猪毛菜贡献作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3期 |
14 |
沈景林,张光圣,王占凤,孔凡新;不同载畜率对高寒草地和家畜生长量的影响[J];中国草地;1996年01期 |
15 |
吴征镒;《中国地质时期植物群》之书评[J];Acta Botanica Sinica;1996年08期 |
16 |
;新书《英汉植物群落名称词典》介绍[J];草原与草坪;2002年01期 |
17 |
;新书《英汉植物群落名称词典》介绍[J];草原与草坪;2002年03期 |
18 |
;新书《植物群落名称词典》介绍[J];草原与草坪;2001年04期 |
19 |
刘天明;一本极具使用价值的辞书——《英汉植物群落名称词典》[J];中国草地;2002年02期 |
20 |
王刚;;不同载畜率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