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典型草原受损生态系统土壤性状变化规律研究
【摘要】:
本实验在近20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羊草-大针茅草原土壤性状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近年该草原土壤的理化性质,通过今昔对比,旨在阐明草原受损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土壤性状的变化情况,为草原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羊草草原围栏内,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以0-10cm和10-20cm变化为主;羊草围栏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层养分变化不一。
(2)大针茅草原围栏内,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以前两层变化为主;大针茅围栏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三层中都有变化,但0-10cm变化最大。
(3)在围栏外和围栏内,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在0-10cm这一层均是羊草草原高于大针茅草原。
|
|
|
|
1 |
肖向明,王义凤,陈佐忠;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应[J];植物学报;1996年01期 |
2 |
邢旗;刘永志;韩志敏;;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及营养物质动态的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年Z1期 |
3 |
任礼先;;羊草的形态、特性、饲用价值及复壮更新[J];养殖技术顾问;1980年04期 |
4 |
张崇邦,杨靖春;东北羊草草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6年03期 |
5 |
宋炳煜,陈烨然;羊草草原对喷施稀土元素的生理生态学反应[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3年02期 |
6 |
王玉辉,何兴元,周广胜;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原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2年01期 |
7 |
李素英;李晓兵;符娜;朱孝林;张文杰;张立;;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土壤硬度与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分析——以锡林浩特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7年02期 |
8 |
杨靖青;刘义;郭玲;;放牧对羊草草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1984年03期 |
9 |
赵吉,廖仰南;羊草草原分解者亚系统的特性及作用[J];生态学报;1995年04期 |
10 |
鲍雅静;李政海;韩兴国;韩国栋;仲延凯;;内蒙古羊草草原植物种能量含量及其在群落中的作用(英文)[J];生态学报;2007年11期 |
11 |
徐万宝,常全伍,张春友,联华;9LS—1.80型羊草地浅松耕犁的试验研究[J];中国草地;1989年01期 |
12 |
马晓慧;胡东;;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磷的空间异质性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3 |
殷秀琴,陈鹏,赵红音,张宝田;东北羊草草原区土壤动物群结构特征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
14 |
郭继勋,包国章,肖洪兴;松嫩平原南部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群落与环境相关性分析[J];农业与技术;1994年03期 |
15 |
郭继勋,王德利;羊草草原枯枝落叶中矿质元素的动态分析[J];草业学报;1997年01期 |
16 |
董云社,齐玉春,Manfred Domroes,耿元波,杨小红,刘立新,刘杏认;内蒙古温带半干旱羊草草原N_2O通量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04年06期 |
17 |
廖国藩;姚彦臣;;羊草水分生态与土壤水分关系的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1980年03期 |
18 |
张建华;;不同耕翻深度对羊草根茎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
19 |
郭继勋,王德利;羊草草原枯枝落叶中能量特征分析[J];草业学报;1996年04期 |
20 |
邱星辉,李鸿昌;围栏禁牧对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蝗虫丰富度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199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