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漫柔性加糙的水力学试验研究
【摘要】:
平原灌区水闸闸下冲刷破坏严重且普遍存在。冲刷破坏位置绝大多数发生在消力池下游海漫及防冲槽处。冲刷破坏原因很多,当消力池设计合理,闸下出流消能充分的情况下,海漫末端仍会产生冲坑,其产生的原因除还有剩余的动能外,主要是由于断面流速未恢复常态,近底流速偏大所致。
本文在对海漫加糙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个轮胎糙体组合后的断面流速分布规律进行了细化试验,原来试验是在加糙体后20cm处近底流速只测一点,现增加为35点,选定了20cm、25cm、30cm、35cm四种水位工况,加糙体分别布设一至七排,量测加糙体后垂直水流方向的平面上各观察点的流速值,进行加糙机理的分析,得到随着水位和糙体排数的增加,距槽底7.5cm以下部分的流速相对减小,距槽底7.5cm以上的轮胎面上部周围形成一个相对大的流束带,水位为25cm以上时,轮胎孔中心正对的测点C4点的流速不再比上一层B4点的流速大。在糙体增加到七排时,1、3点的流速线也由有折点的线变成一条相对平滑的曲线。通过对近底流速在水位、糙体排数、断面位置的影响下进行了曲线拟合,得到了近底流速的拟合公式。
分析了在不同水位不同糙体布置下断面上各点的流速变化情况,和不同水位下同糙体排数同一点处流速变化情况。由于试验条件及时间所限,所得结论还需实际工程试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