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调查研究
【摘要】:本文是对科左后旗蒙古族农村—花灯嘎查人口进行田野调查,并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调查地区蒙古族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进行的分析研究。A·拉德克利夫·布郎教授、吴文藻博士和雷蒙德·思博士他们一致认为,在这种研究的最初阶段,选择村子作为单位最为合适。村庄是一个社区,是公认的事实上的社会单位,是由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成的群体。所以,为了对蒙古族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调查地区选择了一个小的社会单位,科左后旗花灯嘎查来进行。本论文正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调查地区蒙古族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生活现状进行分析。首先,主要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及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简述,再对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原因及由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无论是老龄化速度还是规模方面都超过了城镇,尤其蒙古族聚居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调查地区人口老龄化有规模大、速度快等既有与全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相近之处,而也有地区差异显著特点包括人口“高龄化”、“少子化”、“空心化”三种现象叠加并存情况。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生育率逐年下降,而寿命得到延长,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发生;加上调查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当地农村只剩下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使得老龄化程度越发严重,如果不妥善解决将会对调查地区社会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发展调查地区农村经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女性创业等方式缓解该地区老龄化冲击。第二部分对调查地区蒙古族养老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简单阐述了养老保障现状。调查地区养老保障以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和社会养老模式为主,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深,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高龄老人不断增加,导致家庭结构发生改变,给本就生活艰难的蒙古族农村家庭带来了养老负担;其次,是对养老保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目前,调查地区实行的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由于新农保实施时间较短,在养老模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在对该地区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进行巩固完善的基础上,还要对调查地区养老方式进行创新,要因人而异,建立因地制宜的养老保险新模式。第三部分是对调查地区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提出的对策建议。首先对调查地区蒙古族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再找出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原因和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蒙古族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实际情况,提出符合调查地区蒙古族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