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教学中词汇处理方法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量广度及深度影响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
在英语学习中,听力是最难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听力理解作为一项输入性技能,是学习者发展读、写等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强调读写技能训练,忽略听说能力的培养。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突出了听说能力培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学生对听力材料内容的理解以及完成相应的听力练习的准确率,而忽视了作为输入性技能之一的听力与词汇学习的关系,进而忽视了将听力教学作为词汇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到目前为止,大量的研究成果集中于阅读与词汇学习的关系。有鉴于此,本文拟以听力教学中对词汇的不同教学方法为切入点,研究听力与词汇的广度与深度学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目的在于:其一、调查内蒙古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对词汇处理的现状。其二、对两种不同词汇教学法在听力教学中对学生词汇量广度及深度影响的有效性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探讨两种不同词汇处理方式与学生听力成绩的相关。
本研究的对象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2006级非英语专业二学位的两个平行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两班共70人。在教学实验中,实验班采用交互式教学与语法翻译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即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新词汇的意义及用法;对照班采用单一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处理词汇,即教师直接给出汉语词意。
实验结果显示:综合使用语法翻译教学法和交际语言教学法处理词汇比单一使用翻译教学法处理词汇在听力教学中对学生词汇量广度及深度的扩展和加深更有效。同时,词汇量广度及深度与听力成绩相关。
最后,作者又指出了本实验的局限性及未来要继续探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