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文艺思想研究
【摘要】:“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研究儒家礼学资料的汇编,虽然《礼记》对古人生活中部分礼乐仪式和日常生活规范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为我们复原古人生活场景、考察古人生活状态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但在《礼记》一书中体现的早期儒家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文艺思想才是其精髓所在。
因此,研究《礼记》的文艺思想对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想发展脉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绪论部分,以剖析《礼记》文本内容作为切入点,阐述其在中国文艺思想史发展阶段的重要性,从而说明将《礼记》的文艺思想做为研究选题的意义;以强调辩证地审视《礼记》的时代性价值作为突破口,探寻正确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综合史书、史料、郭店楚墓竹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等文献资料作参考,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关于文本来源、各篇章的作者、成书年代及编者等《礼记》相关问题,并将之与《仪礼》相比较,以佐证其作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与性质。
第三章,阐述经典礼乐观的确立。通过对“乐”的本源、性质、定位及化人的功用来阐释儒家思想中“礼”与“乐”的关系及其时代意义。从“乐”的本末关系和用“乐”等级及用“乐”的作用来说明儒家礼乐观的思想内核即“乐”是为“礼”服务的。
第四章,通过对《礼记》中包含的“文”、“质”、“性”、“中”、“和”、“中和”、“温柔敦厚”、“声、音、乐”、“雅乐”、“淫乐”等十个礼乐范畴的阐释,探寻儒家礼乐观的思想萌芽、产生与发展。
第五章,将《礼记》的文艺思想与孔子、孟子、荀子、《诗大序》、《大戴礼记》做比较,从而梳理出礼乐观在先秦两汉时期的发展脉络,论证得出《礼记》的文艺思想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