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河本溪城区段水生植物分布特征与沉水植物水质改善效果研究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河流水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寻找科学合理有效的途径来恢复河流水生态环境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污水,具有二次污染小,成本低等优势。而在高等水生植物中,沉水植物是水体生物多样性和水体自净功能赖以维持的基础,同时沉水植物还可以抑制浮游植物和藻类的生长,提升水质,净化污染水体。因此以太子河本溪城区段为研究区域,开展沉水植物的水质净化效果研究,对该区域河流水生态修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调查太子河本溪城区段沉水植物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河段内四种沉水植物优势种:黑藻、狐尾藻、金鱼藻、菹草,选取COD、NH3-N、TP、 TN四个指标,研究它们在不同污染浓度水体下净化效果,同时研究它们在自然光和不同水温下自身物理特征的变化,筛选出适宜在太子河本溪城区段的先锋种:黑藻和菹草。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的生长条件最符合太子河流域水温变化范围,同时对于水体污染物去除率较大。黑藻对于TP的的去除效果最好,菹草对COD、NH3-N、TN的去除效果最好,其中,菹草耐低温,在冬季依然可以存活。因此,将菹草和黑藻选作未来推广的沉水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