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两相喷射器的计算与实验研究
【摘要】:气液两相喷射器是一种利用高温高压蒸汽驱动低温液体,使其从低于主蒸汽压力提高到高于主蒸汽压力的一种没有运动部件的设备。气液两相喷射器如今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尤其在双级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中用于增压泵和作为核电站反应堆的应急冷却装置。气液两相喷射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出口液体压力。气液两相喷射器受主蒸汽喷嘴喉部截面积、主蒸汽喷嘴位置和混合室喉部截面积等尺寸因素以及主蒸汽压力和引射液体压力等工作参数的影响。混合室是整个气液两相喷射器中气液两相直接接触的部分,涉及复杂的质量、动量、以及能量的交换。
根据气液两相喷射器的理论研究,本文利用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且对混合室内的气液两相流进行了模拟计算,对该气液两相流的流动机理和流动特性进行了讨论。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在气液两相喷射器数学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气液两相喷射器的数学模型。根据喷射器的数学模型,本文提出了以R141b为制冷剂的气液两相喷射器的设计方法。并且通过计算得到了主蒸汽喷嘴和混合室喉部截面积等主要尺寸。本文采用visual basic编写了气液两相喷射器的设计程序,并对影响喷射器性能的主蒸汽压力、引射液体的温度和流量进行了计算分析。
(2)在气液两相喷射器的混合室内,气相和液相之间存在复杂的质量、动量与能量交换。本文在确定气液两相流的流型的基础上,对气液两相流的流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新的喷射器内气液两相流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有限差分离散求解。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混合室内气液两相流压力、速度和空隙组分沿径向的分布情况以及速度沿轴向的分布情况。进而验证了喷射器内气液两相流混合冷凝的机理。
(3)本文搭建了以气液两相喷射器为核心的用于研究喷射器升压效果的实验台。为了能够深入了解混合室的混合机理和凝结激波产生的机理,本文在混合扩散室上设计了16个测压孔。这16个测压孔分4排,均匀的分布在混合扩散室上。然后对搭建实验台所需要的发生器、冷凝器和储液罐等实验设备以及压力传感器、压力表和温度传感器等测量设备进行了选型。根据气液两相喷射器实验的系统图将选好的实验设备、测量设备以及管路等进行了安装。在之前对于气液两相喷射器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气液两相喷射器升压特性的主蒸汽压力、引射液体流量、引射压力、主蒸汽喷嘴的位置以及主蒸汽喷嘴的尺寸进行了实验研究。
|
|
|
|
1 |
李永光,林宗虎;气液两相涡街稳定性的研究[J];力学学报;1998年02期 |
2 |
李永光,林宗虎;气液两相涡街的数值计算[J];力学与实践;1997年03期 |
3 |
陈家琅,陈涛平,石在虹;非圆形通道中气液两相铅直向上流动的压降计算[J];油气田地面工程;1995年06期 |
4 |
宋江闯;熊焰;;气液平衡测定实验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11期 |
5 |
许庆林;李碧乐;薛昊日;万多;沈鑫;;辽宁省朝阳市东五家子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J];西北地质;2010年03期 |
6 |
马其良,龙悦,毕政益,曹丽丽;气液两相内混式油喷嘴混合室内压力特性的实验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7 |
单林;;矿物气液包裹体几种特殊均一爆裂现象[J];矿床地质;1982年02期 |
8 |
李永光,林宗虎;流动方向对三角形柱体气液两相涡街的影响[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9 |
王天祥;何利民;任吉娟;;液滴特性对气液两相喷嘴效率影响的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7年05期 |
10 |
李碧乐;张娟;张晗;许庆林;于泽新;;内蒙古赤峰市鸭鸡山钼铜矿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1期 |
11 |
李永光,章德龙,张莉,林宗虎;T形柱体气液两相涡街现象的研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12 |
王可勇,任云生,程新民,代军治;黑龙江团结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年02期 |
13 |
李雪梅;孙丰月;李碧乐;王力;;辽东地区后仙峪及翁泉沟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J];现代地质;2007年04期 |
14 |
胡志华,杨燕华,周芳德;水平管内气液两相环状流形成机理实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15 |
李建秋;;煤储层裂隙研究方法辨析[J];科技成果纵横;2007年04期 |
16 |
李碧乐;许庆林;张晗;常国林;;辽宁省朝阳市小塔子沟金矿1~#脉成矿流体特征及成因[J];地学前缘;2010年02期 |
17 |
吕鹏瑞;顾雪祥;李德荣;彭涛涛;张明洋;;黑龙江嫩江地区三矿沟矽卡岩型铜-铁-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机制[J];地质通报;2011年10期 |
18 |
单林;张文智;;几种盐类矿物中的包裹体及其汽化现象的初步研究[J];地质论评;1981年03期 |
19 |
李彦鹏;关卫省;;应用Level Set方法模拟三维气泡与液滴的运动[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7年02期 |
20 |
张朝平;许涛;柯昌华;李艳芬;;气液搅拌流场中不同通气结构的CFD模拟[J];热能动力工程;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