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电双晶片的空腔流激振荡主动控制研究
【摘要】:空腔流激振荡在航空领域比较常见,它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增大飞行器的飞行阻力,危害飞行器的结构安全,影响投放物的出舱角度。在各种空腔振荡的抑制措施中,压电激励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方便、耗能少、对流体的控制效果好,因此,基于压电双晶片激励器的主动控制方法是抑制空腔流激振荡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针对开式空腔流场,研究了基于压电双晶片的主动控制方案。
(1)首先介绍了描述流体动力学特性的主要公式及常用模型,给出了开式空腔流场、闭式空腔流场和过渡式空腔流场的分类依据及特点,并求出了所研究空腔流场的前三阶Rossiter频率。通过有限元软件对空腔流激振荡进行模拟仿真,研究了开式空腔、闭式空腔、过渡式空腔的流场特点和压力分布。搭建流固耦合分析模块,对基于主动结构的空腔流激振荡的抑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空腔前缘施加一定频率和幅值的扰动,对腔内流场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2)简要介绍了压电陶瓷的特点,并给出了PZT-5H的系数矩阵。通过对压电激励器进行分析,确定了压电双晶片的结构形式以及并联加载方式。对压电双晶片激励器的直流响应进行了建模分析,求得了阶跃电压下的直流响应公式,并根据能量法求得了其固有频率的公式。分析了压电双晶片的直流响应位移和固有频率同压电双晶片尺寸参数的关系,并根据其频率特性和直流响应,对压电双晶片进行优化,求得其最佳结构尺寸。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并设计了压电双晶片的整体结构。
(3)搭建了压电双晶片的特性实验平台,测量了压电双晶片在200V阶跃信号下的位移响应,并得到了压电双晶片的准静态响应位移随电压的滞回曲线,分析了滞回曲线随不同电压范围的特点及验证其重复性。求得压电双晶片在200V电压下的谐响应频谱图,得到其一阶固有频率及共振频率下的谐响应位移。分析了实验值与理论值的误差来源。采用PID控制器和模糊PD控制器分别进行了压电双晶片的主动振动抑制实验,较好地抑制了振动。
|
|
|
|
1 |
张希农,陈灵,李智明,张景绘;具有多点反馈的可控约束层阻尼[J];强度与环境;1998年04期 |
2 |
朱灯林;俞洁;;压电智能悬臂梁的主动振动控制[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5年04期 |
3 |
蔡金标;陈勇;严蔚;;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压电阻抗模型及其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12期 |
4 |
林西强,任钧国;含压电片梁的静变形控制[J];应用力学学报;1998年04期 |
5 |
李克强,段飞,罗禹贡,张玉麟,黄尚廉,陈伟明;结构噪声主动控制原理及方法[J];声学技术;1998年04期 |
6 |
李书光,胡松青,张军;圆管状压电片低频接收电压灵敏度的一种简化分析法[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7 |
林西强,任钧国;含压电片层合板的静变形控制[J];固体力学学报;1998年04期 |
8 |
林西强,任钧国;含压电片梁的振动控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9 |
林西强,任钧国;含压电片层合板的振动控制[J];宇航学报;2000年01期 |
10 |
林西强,任钧国;含压电片层合壳的有限元分析与控制仿真[J];计算力学学报;1998年03期 |
11 |
赵强;崔大付;王利;王海宁;刘长春;;无阀压电微泵的动态特性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5年06期 |
12 |
丁大成,牛勇;压电陶瓷复合振子的电声效率与振子压电片位置关系的实验研究[J];声学学报(中文版);1983年06期 |
13 |
许建平;用锥状厚压电片换能器的测量[J];应用声学;1990年02期 |
14 |
古渊,陈伟民,雷跃明,杨泽林,蹇开林,殷学纲,黄尚廉;压电减振机敏柔性板上的布片位置优化研究[J];压电与声光;1999年01期 |
15 |
周星德,韩晓林,吴慧新,汪凤泉;基于形状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主动控制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3年02期 |
16 |
路凯;周铁英;鹿存跃;刘涛;蔡海荣;易晓星;;金属方柱压电片复合微型超声电机的研制[J];声学技术;2006年03期 |
17 |
杨峰;王忠民;王砚;赵迎祥;;压电层对含集中质量的Beck杆稳定性的影响[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8 |
孙超;赵德有;;基于声振耦合理论的压电智能板结构水下声辐射控制研究(英文)[J];船舶力学;2009年03期 |
19 |
汪承灏;夹心式压电换能器的参数对有效耦合系数的影响[J];声学学报(中文版);1981年03期 |
20 |
Н.-Б.П.Милюс;郭孝武;鲍塏;;压电换能器机械阻尼度的测量[J];国外计量;198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