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导探针连续测量爆轰波与冲击波研究
【摘要】:爆轰速度的测试是炸药研究、爆炸力学与爆破破岩研究中最基础的问题之一。爆轰速度的常用测量方法有道特里什法、测时法、光测法等。随着工程爆破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于这些测试方法,一直在寻求一种能够测量炮孔中连续爆轰速度以及水中近场处冲击波连续速度的方法。研究工作者们一直梦想着去找到一种方便快捷的测量炸药爆轰波连续速度的方法。本文做了爆速连续测量的研究,分析了一些研究者在爆速连续测量上做的探索,得出在连续测量时产生大量杂波的原因:实验中铜管壳对撞产生的金属射流、探针中的管道效应、雷管高压放电、外界电磁波等。针对以上杂波产生的原因,对探针测试系统进行了多次改良,通过多次实验的探索与验证,最后确定了一种最合适的探针制作方法:使用弹性绝缘层消除金属射流以及降低管道效应的影响,将依靠高速冲击或高温烧穿的电阻丝接通机理改为压致导通机理,并以探针外壳接地和对整个测试电路进行严格的电磁屏蔽,构成了抗杂波干扰的压导电阻探针连续爆速测试系统,成功实现了爆轰速度的准确测量。
本文使用自制的新型连续压导探针进行实验,得到了较为光滑的测试数据曲线,计算出了精确的爆轰波速度以及爆轰压力,同时还得到了分界面处水下冲击波的初始速度与压力,并拟合出了水下冲击波速度以及压力随传播时间的衰减曲线。另外,对使用连续压导探针测量炸药的爆轰临界直径进行了探索。
|
|
|
|
1 |
陈朗;鲁建英;冯长根;;空气中激光支持爆轰波实验及理论分析[J];高压物理学报;2010年02期 |
2 |
周建辉;孙新利;聂虎;王克军;;基于修正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的爆轰波对金属球壳的压强数值模拟[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4期 |
3 |
刘好全;何洋扬;张洋溢;;爆轰波斜入射金属材料的模拟计算[J];爆破器材;2009年06期 |
4 |
胡宗民,孙宇峰,郭长铭,张德良;气相爆轰波传播特性的数值模拟及实验对照[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5年02期 |
5 |
张磊;袁礼;;龙格库塔间断有限元方法在计算爆轰问题中的应用[J];计算物理;2010年04期 |
6 |
孙宇峰,张德良,胡宗民,姜宗林;氢氧爆轰波在变截面扩张管道中传播的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2004年05期 |
7 |
何洋扬;龙源;;B炸药爆轰波拐角传播的三维数值模拟[J];火炸药学报;2007年02期 |
8 |
刘长礼,张德良,胡宗民,姜宗林;正向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的数值模拟[J];计算力学学报;2005年04期 |
9 |
王春;姜宗林;胡宗民;韩桂来;;散心柱面胞格爆轰演化数值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8年11期 |
10 |
李志鹏;曾贵玉;刘兰;蒋治海;谯志强;黄毅民;;TATB微观结构对炸药爆轰波传播性能的影响[J];爆炸与冲击;2009年06期 |
11 |
张万甲;吴强;刘光祚;;高-低爆速圆板炸药串联爆轰引起平面爆轰波的变凸现象[J];爆炸与冲击;2007年03期 |
12 |
董刚;范宝春;;气相爆轰模拟的动态存储/删除算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13 |
邵业涛;王健平;;连续爆轰发动机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5期 |
14 |
刘意;王仲琦;陈翰;白春华;;颗粒特征尺寸对爆炸驱动惰性金属颗粒运动的影响[J];科技导报;2009年22期 |
15 |
姜洋;孙承纬;李平;柏劲松;;一点起爆半球形装药装置中散心爆轰波传播的数值模拟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0年01期 |
16 |
洪滔;林文洲;秦承森;;悬浮RDX炸药粉尘爆轰的数值模拟[J];高压物理学报;2010年01期 |
17 |
沈伟,杜扬;甲烷-空气爆轰波传播的数值模拟[J];力学与实践;2003年04期 |
18 |
王昌建;徐胜利;费立森;郭长铭;;弯管内爆轰波传播的流场显示和数值模拟[J];力学学报;2006年01期 |
19 |
董刚,范宝春,叶经方;简化CH_4/O_2/N_2基元反应模型在爆轰模拟中的应用[J];计算力学学报;2005年04期 |
20 |
邵业涛;王健平;唐新猛;石天一;;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流场三维数值模拟[J];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