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传译处理过程与质量之间关系的研究
【摘要】: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以工作记忆理论、释意理论为基础,进行实验,对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表现、工作记忆容量和汉日交替传译的质量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最后考察交替传译的处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果有望为译员训练提供指导性意见。本研究首先对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进行工作记忆容量测试,对16个被试对象的工作记忆容量进行打分。然后进行交替传译的试验,关于交替传译的试验材料的选择,将影响实验材料难度的因素分为动态因素和静态因素,再进一步将其划分为语音变异、话语速度、原文的长短和语言因素(生词、语法、逻辑),以及文化要素、特定的主题与百科知识等8类。从忠实度的角度对转写的录音进行打分。然后,对工作记忆容量与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程度,和交替传译进行打分并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的结果是,脱离原语语言外壳与工作记忆容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脱离原语语言外壳与口译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工作记忆容量与口译质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由此可知,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策略有助于翻译能力的提高,随着工作记忆的增加,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表现也会增加。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