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领域软件构件的协同工作研究
【摘要】:随着软件形态从基于实体驱动向基于协同驱动的转变,研究城市交通指挥系统中软件实体间的协同模型,提取面向城市交通领域、支持协同工作的可复用软件构件和框架,正是本文的研究内容,最终目标则是达到加快城市交通领域解决方案的实现。
本文研究了软件协同技术和软件协同模型,并对城市交通领域内存在的协同工作需求进行了分析。在城市交通领域软件构件的设计和实现中引入控制驱动协同模型IWIM,并且将IWIM协同模型改造后嵌入到软件框架的开发中。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设计实现了城市交通领域内的电子地图框架EMAP。电子地图框架将电子地图构件之间的关系封装起来,通过集成相应的主要道路、信号灯等电子地图构件,可以迅速的生成一幅电子地图。EMAP框架不仅包括常见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物对象,而且能够方便的集成新的对象类型,并且新对象的加入不影响原有对象类型的操作。其次设计和实现了图形用户接口框架GUI和交通指挥状态框架TSTATE,支持图形显示和系统行为的改变、添加。最后研究了EMAP、GUI和TSTATE框架之间协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进一步增强了三个框架间的协同工作能力,构成了城市交通领域软件框架TMAP。
随着大连城市交通紧急事件快速反应系统的交付使用和国家公安部鉴定的成功通过,以及在车载导航系统、手持个人导航系统、车辆系统和城市道路规划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对上述框架的使用,充分验证了上述框架的性能,并有效的增强了城市交通领域内软件实体间的协同工作能力。
|
|
|
|
1 |
田宏;马朋云;;基于Jena的城市交通领域本体推理和查询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年08期 |
2 |
;《城市交通》杂志正式创刊[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年06期 |
3 |
张新社;企业应用的软件框架与实现技术[J];西北电力技术;2001年06期 |
4 |
李俞峰,莫继红;Sherlock领域分析方法抽取软件框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年12期 |
5 |
;适合于智能交通领域的凌华3U CompactPCI平台[J];电子技术应用;2006年01期 |
6 |
武威,杨放春,邹华;一种适合于OSA/Parlay应用框架的模式语言[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7 |
刘瑜,王立福,张世琨;软件框架开发过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02期 |
8 |
郭宁;非现场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年01期 |
9 |
肖红,张凌,吴迪;基于IXP2400的研究与开发平台体系结构[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07期 |
10 |
廖守亿,戴金海;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设计模式及软件框架[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04期 |
11 |
宋勇刚;杨伟民;;无线局域网服务质量的优化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
12 |
肖黎,张晓东,柴跃廷,李芳芸;信息系统软件框架的一致性维护[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13 |
吴春明,钱徽,朱淼良;一个绘制大气介质效果的软件框架[J];电子学报;2004年05期 |
14 |
周冰;;面向国际交通市场:海信携手IBM[J];微型机与应用;2008年06期 |
15 |
江培舟;;GPS在厦门交通领域的应用实践与展望[J];厦门科技;2009年02期 |
16 |
;公交火劫[J];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21期 |
17 |
易凡;徐华;王家廞;贾培发;;开放式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框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13期 |
18 |
何伟;金远平;金鑫;;层次状态机可复用软件框架的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年10期 |
19 |
缑林峰;樊丁;李元业;;基于PXI总线的航空发动机附件测试系统设计[J];测控技术;2008年02期 |
20 |
赵明昌;李耀东;;一个新的综合集成研讨厅软件框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