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复合常规能源的吸收式制冷/热泵系统在别墅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以太阳能与常规能源复合的溴化锂吸收式空调、采暖及生活热水供应综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综合系统内采用了溶液潜能储存和水蓄能综合技术,分别给出了综合系统夏季吸收式制冷循环和冬季吸收式热泵循环的工作流程及计算模型。并根据别墅建筑的结构和使用特点,建立了别墅建筑的冷热负荷计算模型,以北京、西安、兰州三处太阳能丰富地区为例,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分别对三地的夏季典型日和冬季典型日进行了系统全天蓄能运行的动态模拟计算,给出了全部时刻系统运行的参数变化状况及综合系统内部能量的分配与平衡关系。最后还进行了能源利用分析及系统全年运行的经济性分析。
研究中发现,由于系统采用了溶液潜能储存和水蓄能综合系统,不但解决了太阳能辐射强度与空调负荷变化不一致的问题,而且解除了使用吸收式热泵需要有16℃以上外部热源的限制,加大了可利用热水的温差,提高了系统的蓄能密度。另外也使系统可以全年使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年使用率,更有利于系统的推广使用。通过系统的经济性评估和能源利用情况分析可看出,在能为别墅提供空调/采暖/热水供应的几种适用系统中,尽管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投资费用较高,但是节能环保,运行费用低,年利用率高,增额投资回收期反而较短,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优势。
但是由太阳能集热板、燃气热水器、制冷/热泵机组及蓄能设备四大部分组成的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铺设的集热器面积较大,系统运行比较复杂,成本投资费用较高等。因此还需对系统内的设备配置,运行参数进行优化,以达到减小太阳能集热板的铺设面积、简化系统、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系统运行和投资费用的目的,以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
|
|
|
1 |
梁杰;直燃式空调的推广应用[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3年03期 |
2 |
刘德平;姜任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仿真计算[J];应用科技;2005年12期 |
3 |
马国远,郁永章;回转吸收再压缩式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分析[J];制冷技术;1998年03期 |
4 |
孙多斌,李纪峰,高进,崔峨;余热回收吸收式制冷集中空调方案研究[J];节能;2001年06期 |
5 |
白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溴化锂溶液异常结晶的原因分析及故障排除措施[J];橡塑技术与装备;2005年10期 |
6 |
余俊祥;章柳明;;中央空调系统冷源方案选择[J];浙江建筑;2006年07期 |
7 |
冯垒;朱敦智;谢光明;刘国钧;;北苑太阳能空调系统及实验研究[J];暖通空调;2010年04期 |
8 |
郑群,牛利民,王乃义,王金忠,李淑英;余热制冷进气的回热燃气轮机的性能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
9 |
杨爱民;太阳能热管吸收式空调制冷系统构造及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10 |
张洪伟,高岳峰,李海兵;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应用[J];燃气轮机技术;2005年03期 |
11 |
李薇;程有凯;张芳;赵晶玮;;吸收式制冷循环利用低品位热能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节能;2009年11期 |
12 |
季阿敏;成克用;杜丽丽;李杰;岳志强;刘付强;;吸收式太阳能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3 |
胡志新;虞耀君;欧阳卫强;赖飞云;;太阳能空调热水一体化技术开发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4 |
龙剑;王小花;;三角形波纹板式溶液热交换器传热特性研究[J];制冷与空调;2007年02期 |
15 |
王汝金;刘道平;薛相美;钟栋梁;;单压吸收式Einstein循环制冷机中气泡泵参数的设计确定[J];流体机械;2008年01期 |
16 |
黄学章;张承丽;;RSView32在溴化锂空调控制实验系统中的应用[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9年04期 |
17 |
郭平生;唐贤健;时丽娜;李峰;;太阳能沼气驱动吸收式制冷空调的仿真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0年01期 |
18 |
吴乃诚;我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现状与发展[J];石油化工设计;1995年02期 |
19 |
梁杰;加快推广燃气直燃式空调[J];节能;2002年10期 |
20 |
朱颖;金保升;;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热电冷联供系统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