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坐标数控加工整体叶轮的CAD/CAM系统
【摘要】:为了满足国内叶轮制造企业对拥有自主版权的CAD/CAM软件的迫切需求,本文在详细了解国内外叶轮CAD/CAM软件的发展以及叶轮数控加工的方法基础上,针对当前叶轮CAD/CAM软件的现状和不足,运用Visual C++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调用OpenGL图形接口开发了一套“五坐标数控加工整体叶轮的CAD/CAM系统”。
本文首先提出了开发本系统的设计思想,进行了用户需求分析,并建立了系统整体框架和结构,按照模块化设计的原则将系统分为几何造型、刀位轨迹生成、后置处理及加工仿真等几个功能模块,并确立了系统的开发环境及工具。然后分别论述了各功能模块的算法基础及编程实现。
造型模块中,采用三次B样条插值的技术,构造出叶片盖盘与轴盘曲线,建立了扭曲直纹面形式的叶片型面。系统可根据多种数据输入方式,在内部进行转换,直接生成叶轮的几何模型。
刀位轨迹生成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论文的重点。其中,着重介绍了叶轮粗加工阶段的刀位规划,提出了三角形走刀与之字形走刀两种刀位规划方法,以变切深均匀厚度分层的方式对毛坯进行分层铣削,确定了每一层走刀的刀轴矢量。然后讨论了叶轮加工的侧铣技术,对课题组前期所作的对于叶轮精加工的工作进行了整理,简单介绍了它们原理与算法,并将其集成于叶轮加工CAD/CAM系统的刀位轨迹生成模块。
仿真模块中,采用基于刀位文件的几何仿真方法建立了叶轮加工仿真模型,并详细介绍了在MFC中结合OpenGL开发刀具和叶轮加工实时控制和动态仿真环境的具体实现方法。
最后,对刀位文件进行后置处理,将课题研究中提出的理论和算法应用到了叶轮的加工中,通过在五坐标数控机床上对实际工件的加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本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适用性,操作界面便捷,自动化程度较高等特点,因此本系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G659
|
|
|
|
1 |
曹利新,苏云玲;三元整体叶轮曲面造型及其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2 |
柳四新,薛克敏,王真,邓翠艳,杨肆滨,刘云明;导叶片锻模型腔表面曲面构造及其CAD/CAM[J];锻压技术;1998年04期 |
3 |
孙春华,陈皓晖,刘华明;复杂曲面整体叶轮CAD/CAM技术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3年06期 |
4 |
孙春华;分片侧铣加工整体叶轮刀位轨迹的生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5 |
何卫平,张定华;复杂曲面边界槽五座标数控加工的刀位计算[J];航空学报;1994年02期 |
6 |
张屯国
,黄国立
,程璋;不可展直纹面整体叶轮的CAD/CAM技术[J];航天制造技术;2003年02期 |
7 |
于源,王军,敏,王小椿,李润方;透平叶轮数控加工中修圆技术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1年05期 |
8 |
李佳,徐燕申,彭泽民;集成CAD/CAM中扭曲直纹面的误差及其控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998年05期 |
9 |
刘鼎元,赵玉琦,詹廷雄,肖宏恩;Bézier曲线和B样条曲线光顺拟合法[J];计算数学;1984年04期 |
10 |
赵良才,吴春才;空间直纹和准直纹曲面加工刀具轨迹生成及五轴后置软件研制[J];机械工业自动化;1994年03期 |
|
|
|
|
|
1 |
范植坚,王天诚,冯延军,孙立庭;火炮身管大缠角混合膛线计算机数字控制电解加工技术研究[J];兵工学报;2005年05期 |
2 |
宋玉旺,席平;基于特征造型技术的涡轮叶片参数化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3 |
李志永;朱荻;;叶片电解加工阴极设计CAD/CAE/CAM专家系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4 |
魏源迁,钟华珍,石东平,吴秀英,陈尔昌,刘筱连,陈日曜;汽轮机柱形叶片数控砂带磨削工艺试验研究[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5 |
刘今起;;试论超钝化溶解及其电解液[J];电加工;1980年03期 |
6 |
田继安;华玉其;李国宏;;小间隙脉冲电流电解加工工艺试验研究[J];电加工;1985年01期 |
7 |
张永俊;徐家文;;展成电解加工中的内喷式阴极设计[J];电加工;1993年05期 |
8 |
王建业,罗干英;电解电火花复合加工的发展[J];电加工;1997年05期 |
9 |
范植坚,王天诚;锻模电解加工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J];电加工与模具;2000年04期 |
10 |
王建业,冯倩,罗干英,刘丛宽,林苏文,罗天友;高频、窄脉冲电流电解加工模具试验研究[J];电加工;1999年04期 |
|
|
|
|
|
1 |
魏润强;龚晓宏;;UG软件的二次开发工具[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二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
|
|
|
|
|
1 |
崔莲顺,孟磊;离心式压缩机三元叶轮加工工艺[J];风机技术;2003年06期 |
2 |
杨小毅,霍海燕;五坐标铣制窄流道三元流叶轮的工艺方法[J];风机技术;2004年02期 |
3 |
焦建斌,刘军,任秉银,刘华明;三元叶轮的多坐标数控加工方法及其误差分析[J];风机技术;1996年06期 |
4 |
彭芳瑜,周济,周艳红,周云飞;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曲面生成算法研究[J];工程图学学报;1999年03期 |
5 |
刘鼎元,赵玉琦,詹廷雄,肖宏恩;叶片空间造型的计算几何方法[J];航空学报;1981年04期 |
6 |
何道贵;透平叶轮数控加工[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000年03期 |
7 |
李佳,徐燕申,彭泽民;集成CAD/CAM中扭曲直纹面的误差及其控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998年05期 |
8 |
李刚,刘华明;叶轮、叶片类复杂零件造型方法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0年03期 |
9 |
赵良才,吴春才;空间直纹和准直纹曲面加工刀具轨迹生成及五轴后置软件研制[J];机械工业自动化;1994年03期 |
10 |
于源,卢军,王小椿;自由曲面测量中曲面匹配的建模及算法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