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观测器的非线性系统鲁棒自适应模糊控制
【摘要】:实际中,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往往很难精确得到的。具有模糊IF-THEN规则集的模糊系统在给定的紧集内能一致逼近任意非线性不确定连续函数到任意精度。因为不需要系统有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模糊控制成功应用到许多实际问题上。
另外,近年来自适应模糊控制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然而,许多方案是在假设系统的状态是可测的条件下进行设计。但在实际中,系统状态是很难测得的。
本文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基于观测器的间接和直接鲁棒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设计了状态观测器来估计系统的不可测状态,利用H∞鲁棒控制理论和模糊系统是万能逼近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间接型鲁棒自适应模糊控制设计方法,利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状态是有界的和跟踪误差衰减到指定的水平度。第二部分针对具有外界干扰和建模误差的不确定SISO非线性系统,基于一种修改的监督控制方案,设计了一种具有监督控制能力的鲁棒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该控制器的特点是如果模糊控制系统运行良好,则监督控制器停止工作,如果模糊控制系统趋于不稳定,则监督控制器开始工作以确保稳定性。自适应律是利用李雅普诺夫综合分析法和系统的设计过程获得。最后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
|
|
1 |
胡建昆,叶琳;声纳平台的H_∞控制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1997年02期 |
2 |
王子栋,唐国庆;方差约束了不确定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鲁棒H_∞控制(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7年02期 |
3 |
恒庆海,鲁婧,恒庆珠,贺家李;H_∞ 控制理论在过热汽温控制中应用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1999年01期 |
4 |
唐朝晖,谢永芳,桂卫华,吴敏;分散H_∞控制的LMI方法[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5 |
张显库,贾欣乐;一种简化的H_∞控制混合灵敏度算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1年02期 |
6 |
毕明雪;王大志;;基于LMI的T-S型模糊系统的H_∞鲁棒控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7 |
张旭东;熊静琪;王丛岭;;基于遗传算法信息组合的自适应模糊控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
8 |
李明辉;管萍;刘小河;;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在电弧炉中的应用[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9 |
吕跃飞,黎中伟,熊学泉,戴冠中;航空发动机多变量 PI 型鲁棒控制器[J];航空学报;1997年04期 |
10 |
黄小原,钟麦英;辽宁省宏观经济模型及其H_∞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0年05期 |
11 |
王岩,张福恩;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在锅炉系统中的应用[J];电站系统工程;2001年01期 |
12 |
师五喜;霍伟;吴宏鑫;;柔性关节微操作机器人自适应模糊预测控制[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3年01期 |
13 |
吴琼;张晨洁;于浩;尹紫光;;时滞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4 |
廖勇;曾建平;;线性广义时滞系统的状态反馈H_∞控制[J];自动化博览;2007年05期 |
15 |
陈德地;王荣;;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在BLDCM调速系统中的应用[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16 |
王福忠;姚波;;广义系统动态输出反馈控制设计的新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23期 |
17 |
张伟;毛剑琴;;基于模糊树模型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0年02期 |
18 |
陈学良;陈一飞;;自适应模糊控制在室内采光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电气;2010年12期 |
19 |
申铁龙;一种不确定系统的鲁棒稳定控制(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3年05期 |
20 |
忻欣,冯纯伯;再论(J,J')-无损分解[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