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及其结构设计
【摘要】:本文以全球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大背景,以人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追求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寻求到的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培育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绿色技术创新系统这一条必经之路为着眼点,对制度这一技术创新的推动力、引导力与约束力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集中探讨了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途径。
首先,从技术创新制度的内涵和结构入手,将技术创新制度分为基础制度、核心制度和保障制度三个层次。将绿色创新系统看作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CAS),并运用相关理论将制度作为系统的“信息”、“标识”和“积木”,对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功能:激励并兼具约束与引导。通过对绿色创新系统中“制度积木”的发现与具体制度安排的分析,提出“制度积木”包括:产权制度积木、市场制度积木、政府促进技术创新制度积木、企业内部研发及其他企业制度积木和技术创新的保障制度积木,并构建了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给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完成理论构建后,通过对三个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即日本、美国和欧盟的绿色技术发展概况、具体制度安排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了各自的制度结构特点,并通过分析与比较,总结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创新制度安排与实施方面的特色及成功经验,其中包括:政府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绿色会计及审计制度、绿色采购组织网,国家环境技术战略、环境规划和绿色标签制度等。
最后,借助前文阐述的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结构和“制度积木”的激励约束机制,分析了中国目前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绿色技术创新制度设计与实施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几点促进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对策与建议,并试着给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结构设计,以期更好的推动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
|
|
|
|
1 |
段云龙;;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理论评述及研究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2期 |
2 |
王志文;胡美林;;制度创新视角下的我国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S1期 |
3 |
于旭;王书红;赵爽;;吉林省国有企业制度结构优化探析[J];长白学刊;2008年06期 |
4 |
谷祖莎;周慧如;;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05期 |
5 |
柳思维,晏国祥;绿色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企业创新新发展[J];消费经济;2001年06期 |
6 |
万伦来,黄志斌;绿色技术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生态经济;2004年06期 |
7 |
王晓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究[J];生产力研究;1997年03期 |
8 |
刘慧,陈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一种科学发展观[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8期 |
9 |
许学斌,顾剑飞;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3年12期 |
10 |
孙晓玲;浅析辽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J];理论界;2004年01期 |
11 |
杨发明,许庆瑞;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年03期 |
12 |
王伟强, 盛敏之;中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1995年03期 |
13 |
王忠学,秦书生,陈凡,徐强;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J];科技成果纵横;2003年06期 |
14 |
李鸿燕;;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36期 |
15 |
吴光辉;绿色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
16 |
万迈;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江南论坛;2004年11期 |
17 |
陶建宏,王京芳,张蓉;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06期 |
18 |
马跃珍;加快绿色技术创新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J];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04期 |
19 |
甘德建,王莉莉;绿色技术和绿色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当代形式[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
20 |
司安民;赵国杰;;绿色技术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