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企业环境管理的驱动力研究

秦颖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环境管理已成为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企业如何从被动环境管理转变为主动环境管理,把环境关注结合到企业战略管理中去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本文以研究企业环境管理驱动力为出发点,建立在企业调研基础上,通过模型方法对企业环境管理的驱动因素、综合效应及与环境绩效、经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基于我国企业环境管理的现状和特征,根据已有文献研究,建立了一个反映企业环境管理驱动因素、环境行为、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关系的驱动力概念模型,为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2.用13种环境行为代理环境管理综合性的测度问题,并用泊松模型和有序概率模型解决了环境管理驱动因素对环境管理综合性及环境绩效的影响评价问题。现有文献大都评价单一环境行为的实施对环境绩效的影响,本文提出用环境管理综合性度量环境管理的努力程度和效应,用13种环境管理行为(EMBs)作为综合性代理,引入计数变量。借鉴Khanna的研究方法解决计数变量非负性和离散性问题,把企业采纳的EMBs作为基数测度指标,用负的二项式(NB)、泊松模型估计;把EMBs作为序数测度指标,用有序概率模型(OP)估计。鉴于EMBs与EP的联立性问题,用泊松和OP模型得到的EMBs的预测值作为工具变量,连同驱动因素,用工具变量法(Ⅳ)解决了驱动因素、综合性(EMBs)与环境绩效(EP)的关系问题。结果表明环境管理行为之间高度相关,用单一行为反映企业环境管理的效果不合理,两类环境行为的总体均值检验发现企业更注重内部环境管理;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规则因素及市场因素大部分变量对EMBs有显著正影响,企业具体属性对其有调控作用。外部因素包括规则因素、市场因素对企业污染降低均产生的影响显著;结论认为仅仅依靠环境管理行为的实施不能保证环境绩效的改善,企业环境管理行为仅仅是一种管理工具,只有与企业的内外部因素及战略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作用。建议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监督力度,加大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奖励和补贴力度。 3.对Wagner等人2002年提出的评价环境绩效及经济绩效的结构模型进行了改进。以我国电力行业企业为样本,把企业EMBs作为控制变量加进了Wagner的结构模型,用联立方程方法验证了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环境绩效对以会计指标衡量的短期利益影响不明显甚至是负影响,说明环境管理成本在短期内难以回复,而对以市值指标衡量的长期效益开始影响不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有上升趋势,说明投资者对那些积极处理环境问题的企业未来利润率有着较高期待。说明有力的环境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林;;以ISO 14001为基础开展企业节能减排[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8年03期
2 黄东晶;;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双赢的规制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12期
3 吴怡;;基于期望理论的生产者延伸责任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2007年40期
4 张莺;;企业开展内部环境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审计月刊;2008年10期
5 邵毅平,高峰;关于我国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J];财经论丛;2004年02期
6 刘焰,刘华楠,张大勇;基于生产链的企业环境绩效测度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9期
7 陈尤然;工交系统的领导者要学习和掌握系统工程的观点[J];系统工程;1984年02期
8 翁全龙;南朝鲜海外投资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亚太经济;1985年05期
9 劳大鑫,张康敏;开源是怎样扭亏为盈的?——蛇口开源企业有限公司的调查[J];特区经济;1986年02期
10 周立,章小玉;江西省工业信贷资金的调查与思考[J];南开经济研究;1987年06期
11 张龙民;租赁贸易是利用外资的一种有效方式[J];上海金融;1987年05期
12 严耐雪;企业统计应用电子计算机之后[J];统计与决策;1988年05期
13 陈育琳;企业劳动人事管理的国际惯例[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8年10期
14 ;加强对企业的间接管理[J];企业管理;1988年03期
15 牛仁亮,任建平,宋光茂,丁宝山;经济紧缩与资金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0年05期
16 朱桂龙,吴德方;我省发展“三资”企业的几个问题[J];西南金融;1990年01期
17 李旭春;银行分类管理企业专用基金的设想[J];西南金融;1990年07期
18 罗运贵;浅论经济优势问题——兼论广西的经济优势和劣势[J];学术论坛;1990年01期
19 吴进华;企业的经济效益到哪里去了——瓮安县水泥厂调查[J];中国建材;1990年08期
20 夏冰;转变企业效益观念的几个问题[J];中国建材;199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贵文;;浅谈企业外协队伍的安全生产管理[A];2009’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陆鹏娟;杨允;;GM企业薪酬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杉;李花玲;;论述企业成本结构与资金结构[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左东升;李亚军;;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A];中南片2007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丁梅娟;;论竞争情报与竞争情报服务[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陈建华;;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林原;袁伦渠;;对中国企业年薪制的思考[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喻剑利;曲波;;虚拟人力资源条件下的企业职业生涯管理创新[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蒋礼;;煤炭企业人才对策[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马连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做好企业法律工作[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颖;企业环境管理的驱动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徐东升;8—19世纪初中国企业与经营管理[D];厦门大学;2000年
3 曹洪;转型经济中的企业价格竞争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黄善明;企业劳动契约剩余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杨丽伟;供应链企业协同自主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吴宏翔;市场经济中的高校组织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张挺;区域品牌的价值评估[D];复旦大学;2006年
8 李晓峰;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测度与决策及其预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隋丽辉;企业绿色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过程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彭建仿;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晴雨;完善我国企业环境管理的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2 周慧玲;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郭晓君;创建学习型组织有效性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王建南;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D];武汉大学;2005年
5 谷天野;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绿色营销[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梅冬;中国联通集团竞争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屈明佼;现代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李文奇;大港南部公司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9 杨晓林;YCT公司有效激励机制的构建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姜贵姣;我国企业在反就业歧视中的社会责任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环保厅:加强监管力度 服务经济发展[N];新华日报;2009年
2 ;ABB公共事业在中国[N];国际商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世玲;亚洲城市绿色拐点:重构城市管理方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本报记者 黄勇;绿色增长:亚太国家经济发展新旋律[N];中国环境报;2005年
5 张佩颖;五条战线阻断反弹可能[N];中国企业报;2003年
6 李晓文 蔡尚波;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N];河北日报;2009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李玉芳 闫艳 记者 高杰;八家韩企获自律资质[N];中国环境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刘世昕;清洁生产 路向何方[N];中国环境报;2001年
9 吴雪飞 王建平;饭店业空前关注环境保护[N];中国旅游报;2001年
10 通讯员 付建军 记者 霍建国;伊利集团获得国际环保“绿卡”[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