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纳米MO_2(M=Ti, Si)光解气相乙醇
【摘要】:光催化材料作为催化剂能催化降解数千种有毒有害化合物,它条件温和、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环保方法。特别是,近年来利用光催化材料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毒污染物逐渐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红外光谱技术是气固两相催化研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原位条件下对固体表面结构的研究优势明显。考虑到这点,本文通过建立一套原位红外系统考察了气相污染物乙醇在光催化材料二氧化钛纳米管和非晶态二氧化硅表面的光分解反应。
一方面,采用水热化学反应的方法,将二氧化钛粉末(P25)和10M NaOH溶液混合在100℃下反应25.5h后,制备得到二氧化钛纳米管。接着,利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制得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光催化降解乙醇的反应。研究表明:合适的预处理焙烧温度(500℃)可提升其光催化性能。适当降低乙醇的起始浓度,光催化效果会更为理想。催化剂的积碳与催化剂失活行为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此外,研究还考察了影响光催化降解乙醇反应速率的其它因素。
而另外一方面,因为二氧化钛已经被广泛研究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领域,故本文着重研究的对象为多相催化剂——二氧化硅在光催化降解有机物中的应用。特别地,利用红外光谱法考察了乙醇在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光化学吸附和反应特性。研究清楚地发现,常温下乙醇可在二氧化硅表面发生光催化脱氢反应。同时,甲酰基物种的出现表明乙醇可能在二氧化硅表面经历了碳-碳键断裂的过程。而二氧化碳的出现则说明在二氧化硅表面可能存在由一氧化碳到二氧化碳的光氧化过程。在这一氧化过程中,三线态氧向单线态氧转化,而分子氧和间隙氧则实现了氧原子互换。
位于883cm~(-1)和908cm~(-1)处红外吸收峰可分别归属于NBOHC(非桥氧空穴中心)和POR(过氧空穴中心)。而NBOHC和FOR分别是脱氢和氧化反应的表面活性位。
本研究所建立的吸附-催化原位红外光谱法是了解多相催化基元过程和表面反应机理的有效手段,将成为环境友好催化剂研究与开发中的重要方法。
|
|
|
|
1 |
刘波;王樱花;魏丽乔;;纳米TiO_2/SiO_2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J];材料工程;2009年S2期 |
2 |
林立华;冒爱琴;;超细TiO_2颗粒表面包覆SiO_2纳米膜的研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7年02期 |
3 |
杨阳;吕磊;刘立柱;;聚酰亚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杂化薄膜的制备与表征[J];绝缘材料;2007年02期 |
4 |
顾文娟;;一种新型的纸张填料 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J];印刷技术;2009年23期 |
5 |
李洁;孙体昌;王勇;王丽娜;齐涛;;水合二氧化硅在TiO_2上的沉积及颜料性能影响[J];化学工程;2010年06期 |
6 |
杨学灵;朱丽;杨乐敏;周武艺;徐悦华;;硅胶负载掺钕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02期 |
7 |
孙晶,王鼎聪,赵杉林,李萍;TiO_2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在加氢脱硫中的应用[J];工业催化;2005年08期 |
8 |
白波,董岁明,种法国;SiO_2-WO_3-TiO_2三元表面协同型光催化剂的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5年11期 |
9 |
鞠剑峰;李澄俊;徐铭;;纳米TiO_2-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5年07期 |
10 |
全燮,詹天珍,回滨,李新勇,陈硕;TiO_2-SiO_2-GF复合光催化剂对甲醛光催化降解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1 |
白波;董岁明;;H_4SiW_(12)O_(40)/TiO_2/S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6年01期 |
12 |
马向辉;孙淑清;段春燕;;聚酰亚胺/TiO_2-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8年01期 |
13 |
赵子石;王栋良;王騊;王晟;;界面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吸附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
14 |
胡彦杰;李春忠;顾锋;姜海波;赵尹;;多重射流燃烧反应制备的TiO_2/SiO_2纳米复合颗粒的形态和结构[J];无机化学学报;2006年12期 |
15 |
梁文珍;王慧龙;姜文凤;;太阳光下TiO_2/SiO_2气凝胶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2,4-二硝基酚[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
16 |
李玉;韩兆让;翟永爱;刘春丽;余娜;崔琳琳;陈延亮;;TiO_2/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化学研究;2007年01期 |
17 |
孙秀果;张建民;彭 政 ;;用二氧化硅表面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表征[J];硅酸盐学报;2007年09期 |
18 |
张海娇;刘月明;何鸣元;吴鹏;;无机SiO_2-TiO_2前驱体体系合成高性能TS-1分子筛[J];催化学报;2006年09期 |
19 |
余云鹏,林舜辉,林璇英,林揆训;硅基片上微米厚度SiO_2膜的斜入射红外反射透过谱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08期 |
20 |
崔爱莉,王亭杰,金涌,肖帅刚,盖旭东;TiO_2表面包覆SiO_2和Al_2O_3的机理和结构分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