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自治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

王勇  
【摘要】:非线性科学是一门研究非线性现象共性的基础科学,其中混沌理论是非线性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利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混沌同步控制中的相关问题,取得了如下成果: 首先分析了三维自治混沌系统之间的异结构反同步问题,并采用主动控制方法实现了一类三维自治混沌系统的反同步。该控制器形式简单,易于实现,且收敛速度快,控制范围宽,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含更多个状态变量的系统之间的反同步问题。通过对Lorenz系统,Chen系统和Lü系统相互之间的两两异结构反同步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 其次研究了新型混沌系统——类Lorenz系统的同步控制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器和参数更新规则,理论证明了该控制器可实现类Lorenz系统的自同步和类Lorenz系统与R(o|¨)ssler系统的异结构同步,并且可以辨识出系统中的未知参数。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 随后分析了自治混沌系统的投影同步问题。基于线性系统的稳定判定准则,提出一种新的线性分离的同步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实现了Lorenz系统,R(o|¨)ssler系统和超混沌Chen系统的投影同步。该方法简单,鲁棒性强,而且不需要设计Lyapunov函数;能实现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投影同步,且不要求系统必须是部分线性的。 最后研究了自治混沌系统的延迟同步问题,基于非线性观测器方法和极点配置技术,设计了一类混沌系统的延迟同步策略,使得一类混沌系统快速达到了延迟同步。并用该方法实现了Newton-Leipnik混沌系统和超混沌Chen系统的延迟同步。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付臣;杨洪亮;;线性反馈控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11年14期
2 朱从旭;孙克辉;;基于新型类洛伦兹吸引子的混沌同步保密通信系统[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9期
3 熊萍;涂建军;何汉林;;基于反步法的ADVP混沌系统同步在混沌遮掩中的应用[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付宏睿;俞建宁;张建刚;;基于复杂网络的多级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宗晓萍;耿军;王培光;;二维Logistic映射分岔控制[J];信息与控制;2011年03期
6 张俊峰;冯巧娟;张晓丽;;混沌系统的一种新指数同步方法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9期
7 何汉林;涂建军;熊萍;;混沌范德玻-杜芬系统参数自适应反步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8 黄旭光;张南生;冯朝文;;SETMOS器件在混沌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10期
9 胡荣;夏洪山;;有限理性双寡头动态序贯竞争的建模与仿真[J];系统仿真技术;2011年02期
10 张巍巍;王京;;板带厚度控制系统中引起混沌的条件论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11 彭波;孙云平;徐天伟;甘健侯;李臻;;一类混沌系统的混合参数自适应学习控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2 姚缨英;;模块化开放式电路综合实验(3)——有源器件应用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06期
13 张兴起;何春晗;任开春;赵英;;基于蔡氏电路的混沌保密通信研究[J];电源世界;2011年08期
14 汪小锋;毕玉春;;鲁棒混沌系统的状态观测器同步[J];煤炭技术;2011年07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强;方锦清;李永;;束流输运网络中的束晕-混沌控制[A];第二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占萌;;利用钉扎方法实现混沌同步[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杨志红;姚琼荟;杨昌宏;;混沌系统最大Lyapunov指数估计新方法研究[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4 方同;;有关混沌及其控制与同步的理解[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方小玲;于洪洁;覃开蓉;姜宗来;;基于Hindmash-Rose神经元方程的最近邻耦合网络混沌同步[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方同;;有关混沌及其控制与同步的理解[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陈明杰;王常虹;张红梅;;基于有界性的非线性反馈指数稳定混沌同步[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刘静岩;王浣尘;;混沌系统的同步现象[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君华;张伟;;基于参数识别下一类具有不同参数激励系统间的同步[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李丽香;张红霞;谢军;王向东;;基于最优控制原理的混沌同步[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舒;混沌同步与混沌密码学的相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鸾杰;混沌同步控制研究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3 张学义;混沌同步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4 陈永红;混沌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乔宗敏;混沌神经网络的同步控制及其应用[D];安徽大学;2007年
6 王志霞;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混沌动力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茂基;混沌同步中信息传递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魏恒东;混沌直扩信号检测与混沌同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禹东川;混沌控制与同步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罗海庚;几个新连续混沌系统的分析与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智峰;一类时滞混沌系统同步问题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2 任娜;双环掺铒光纤激光器混沌控制与同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3 武相军;混沌的控制、同步及加密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王峰;一类混沌系统的标准型及同步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何宴辉;几类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03年
6 丁皓明;时滞混沌系统的脉冲同步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民;基于小增益定理的混沌控制和混沌同步[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张静;混沌同步控制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梁占红;基于Backstepping 理论实现混沌同步与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10 张政伟;混沌理论分析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通讯员 刘海洋 本报记者 侯静;提高创新能力 壮大科研队伍[N];科技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