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环境管理已成为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企业如何从被动环境管理转变为主动环境管理,把环境关注结合到企业战略管理中去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自愿环境协议(VEAs:Voluntary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式环境管理是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模式,它是建立在企业自觉自愿基础上,以契约形式承诺改进环境质量的环境政策工具,把它应用于企业环境管理中,对创造更为和谐的柔性化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资源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对VEAs式环境管理模式与传统的命令控制型和基于市场的方法进行比较,通过经济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企业自愿参与VEAs环境管理”背后的驱动因素及作用机理。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企业实施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主要内容如下:
1.对VGAs及VEAs式环境管理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且首次用庇古原理和科斯原理对VEAs背后的经济和环境原因进行了诠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指出VEAs式环境管理模式完全是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
环境污染是典型的外部性问题,因此环境管理手段与解决外部性问题息息相关。庇古解和科斯解都围绕解决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庇古认为通过征税和补贴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从而假设政府是万能的,政府行为是没有成本的。科斯更倾向于把政府的干预限制在界定产权上,认为只要产权明晰可以通过市场协议和法律框架解决外部性,当交易成本为正时,一种制度安排与另一种制度安排的资源配置效率是不同的,在合作效果相同时,采用交易费用较低的合作方式比较恰当,因此,本文强调指出科斯的产权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为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作为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提供了理论根据。
2.构建了纯威胁式VEAs模型与威胁-补贴式VEAs模型,分析了企业与政府在VEAs达成上的博弈关系和产生机理。
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前提,对VEAs产生的经济机理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纯威胁式VEAs模型与威胁-补贴式VEAs模型并比较它们分别能够达成的污染治理水平,研究发现VEAs的达成是企业与政府的讨价还价能力分配、交易成本的大小及社会资本成本的高低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经济分析仅对有限的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未考虑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3.基于效用最大化原则构建了一个企业参与VEAs的理论模型,并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了验证。
基于效用最大化原则构建了一个企业参与VEAs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企业参与VEAs的总体研究假设,结合中国实际对企业参与VEAs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进行识别和筛选,并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对企业参与VEAs的驱动因素进行验证,通过分析发现(1)企业了解或熟知VEAs与计划参与或已经参与VEAs的程度,是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在经济因素中,行业属性、企业研发支出及企业环境管理状况对企业熟知或参与VEAs的程度的影响较为显著;(3)在非经济因素中,政府的压力及企业管理者的环境责任感对企业熟知或参与VEAs的程度的影响比较显著。
结论认为VEAs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对企业进行宣传和倡导外,对消费者、投资者股东、社区公众,乃至金融系统等利益相关者的宣传也是很重要的,只有他们才对企业的行为起到积极地监督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