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辛体系的层合板自由边缘效应分析
【摘要】:
层合板层间应力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层合板壳的损伤与破坏,是复合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根据实验和理论研究证明,当层合板在整体受面内拉伸作用时,在具有截开式侧面上存在自由边缘效应,有应力集中现象,甚至可能存在应力奇异性。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各种模型与求解方法,多是采用近似弹性理论求解。但传统的弹性理论求解方法都是在一类变量的范围之内进行的,属于Lagrang体系,对于复合材料难以满足所有给定的边界条件和界面连续条件。钟万勰通过引入对偶变量将Hamilton体系导入了弹性力学,开辟了新的领域,特别对于复合材料因对偶变量的引入可以很好的满足界面连续条件和边界条件。
本文基于Pipes-Pagano模型,从Hellinger-Rainssner原理出发推导出了适用于该模型的哈密顿混合能变分原理,进而得到正则方程,并用分离变量法与本征向量展开法进行了求解,结果显示在截面边缘处存在应力奇异现象,且在靠近边缘处层间正应力存在拉应力区。另外对于实用上存在的百层以上的多层层合结构,传统数值求解方法计算时需要的计算机容量和机时增加很大或者求解过程复杂,在实用上受到限制,本文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数值解法,相对其它方法该方法显得更简便,其具体思路是:沿板厚方向进行离散,划分单元,再由变分原理可得到该单元的一组方程,把所有单元的列式拼装在一起,就可得到数值法的控制方程,方程的求解采用精细积分方法。
本课题所得到的成果对复合材料层压结构的破坏机理的研究特别是层压结构的分层问题,以及复合材料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层合板的开孔如方孔、切口、空隙及结构与荷载的突变处和不连续处的层间应力的奇异性问题也有参考价值,并进一步验证了辛体系求解在复合材料分析中的有效性。
|
|
|
|
1 |
黄黔;杂交能变分原理及层合板三维理论的基础——分析复合材料层间应力的新方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8年07期 |
2 |
顾德淦;用一种新方法分析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边缘效应问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
3 |
单辉祖,黄明聪,施振东;含圆孔层合板层间应力分析的边界层理论[J];力学学报;1989年05期 |
4 |
杨少红,王安稳;粘弹层合板的稳态振动和层间应力[J];应用力学学报;2003年04期 |
5 |
丁淑蓉,佟景伟,沈珉;厚热塑性复合材料AS4/PEEK角铺设层合板的层间应力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05年01期 |
6 |
邓文龙,孙炳楠;具有中心圆孔的[0°/90°]_s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边界元法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1993年03期 |
7 |
杨少红;王安稳;;粘弹层合板阻尼振动的层间应力和实验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0期 |
8 |
唐俊;面内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对称层合板孔边层间应力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
9 |
赖远明;张肇新;;热荷载作用下正交各向异性层合板振动响应的精确解[J];振动与冲击;1991年04期 |
10 |
钱伟长,黄黔,冯伟;对称复合材料层合板弯曲的三维数值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4年01期 |
11 |
张剑,李思简;复合材料大层数层合板热变形热应力有限元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1997年04期 |
12 |
叶碧泉;周焕文;;层状复合材料结构的破坏形式—脱层[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89年04期 |
13 |
干卫东,单辉祖,何庆芝;孔边应力单元与层合板孔边应力精化分析方法研究[J];航空学报;1993年01期 |
14 |
张妃二;复合材料层合板非线性稳定性分析的边界元法[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9年01期 |
15 |
尤风翔,龚善初;随机参数反对称层合板响应的灵敏度分析及统计特性[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6 |
唐俊;纤维增强层合板承受双向压缩载荷屈曲的优化分析[J];力学学报;1987年S1期 |
17 |
黄传奇;一种结构静力重分析方法及其在层合板逐次失效分析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1996年03期 |
18 |
单辉祖,杨乃文;用解析-数值混合法分析层合板的孔边应力[J];航空学报;1988年01期 |
19 |
陈晓,许可,戴诗亮;层合板在固支边界条件下的不稳定后屈曲分析[J];力学季刊;2001年01期 |
20 |
胡明勇;王安稳;;正交各向异性层合板的振动和层间应力[J];固体力学学报;2008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