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测度研究

赵世刚  
【摘要】: 企业文化是一个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进行企业文化测度。在中国商业银行变革过程中,企业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的特质性因素是构成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测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探索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最佳路径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本文以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从国内外企业文化测度理论研究和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特征分析两个角度入手,对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测度模型进行了理论上的设计和验证。对企业文化进行测度,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企业文化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按照企业文化的结构内容建立一套用来衡量企业文化各构成要素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程度的指标评价体系,以量化方法准确地对企业文化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估,帮助银行认识自身的企业文化发展状况,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的动态调整内容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为企业文化动态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论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主要构成要素与经营绩效的关联性等方面对企业文化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应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沙因(Schein)企业文化定性研究方法,对丹尼森(Denison)OCQ量表进行了认真的修正,提炼出了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八个因子,形成了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测度模型,并设计了相关量表。其次,对利用量表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揭示了八个因子的内在关联性;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八个因子对经营绩效相关指标的线性函数,即企业文化构成要素与经营绩效指标之间的关系。最后,应用典型案例的研究方法,在深入总结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2004年至2007年间企业文化测度和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参考路径。 企业文化的特点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中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文化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定期的测度、诊断和评价,才能准确了解企业文化现状以及企业文化构成要素与经营绩效的关联性,才能比较本银行与全行业的差异,衡量企业文化创新、变革的方向与银行长期发展战略的适应性,对企业文化进行科学动态的管理,真正促进经营绩效的提高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改善。进行企业文化测度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如何使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去的问题,解决如何准确地挖掘企业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尧武;试论中国旅游饭店的企业文化[J];旅游学刊;1989年04期
2 李香林;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与“企业文化”建设[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06期
3 肖毅敏;论企业文化管理工程[J];求索;1993年06期
4 木易 ,宛如 ,草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形象的重塑与更新——企业形象研讨会纪要[J];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01期
5 李北东;简论市场经济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致性[J];煤炭企业管理;1994年11期
6 杨再舜;;论企业广告对企业文化的冲击及导向作用[J];中国广告;1994年02期
7 钟小丰;潘虹;;浅谈企业文化[J];理论导报;1994年05期
8 中振;企业文化与领导[J];企业活力;1995年06期
9 裘芝鹏;发展企业文化全面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J];铁道运输与经济;1995年08期
10 于纯江;;研究企业文化发展市场经济[J];学理论;1995年11期
11 刘芳华;中国企业文化面对跨世纪的革命[J];党政干部论坛;1996年01期
12 周锦尉;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J];中国企业家;1996年05期
13 胡作,史家文;弘扬企业文化 推动经济发展[J];江苏纺织;1996年09期
14 睢党臣;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J];现代企业;1996年04期
15 赵顺年;企业文化与“上菱”腾飞[J];上海管理科学;1996年04期
16 卜广军;运用企业文化 促进思想政治工作[J];煤炭企业管理;1996年03期
17 张浩;活跃企业文化,促进员工健康[J];健康;1997年08期
18 杨俊;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之我见[J];化工质量;1997年01期
19 朱稼兴;;企业形象战略[J];中外管理;1997年07期
20 朱竑;;信息网络与企业文化[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先龙;程业笛;;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A];2008湖北企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慧勇;;企业文化的“内部市场”问题[A];中国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和物装手册(第二分册)[C];2003年
3 吕晓宁;;中国企业文化十批判[A];用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陕西省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家圣;唐显银;;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A];第五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湖北省)[C];2011年
5 杨兆平;;浅谈如何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1999-2000)[C];2001年
6 杨继军;;企业文化中的“人”道[A];2008湖北企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周斌泉;;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A];2008湖北企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刘志雄;;企业文化对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分析[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郭红菊;;论企业文化的功能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A];“以德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波;;论保险文化建设与提升企业竞争力[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9年“防控风险·化危为机·实现保险强省新跨越”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刚;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测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沃伟东;企业文化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3 王启亮;利益相关者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文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赵庆惠;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6 潘国臣;保险企业创新能力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李建升;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关联机制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视角[D];浙江大学;2008年
8 吴文盛;企业文化与民营企业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张旭;企业文化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朱凌;基于全面创新视角的企业子文化创新协调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溪;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强;并购国有燃气企业后的企业文化及人力资源整合设计研究——X公司的并购整合[D];广西大学;2004年
3 李仁伟;论我国商业企业文化建设[D];吉林大学;2004年
4 霍丙森;新时期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路径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5 张婵;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传导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唐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杰;面向生态文明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王红梅;中国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方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舒海东;大庆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与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井上博文;企业文化会超越国家文化吗?[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N];中国化工报;2003年
2 唐骏;留住人才的企业文化[N];中国人事报;2005年
3 慕柏;优秀的企业文化才是根本[N];中国文化报;2004年
4 ;台湾企业文化的特色[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企业文化—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N];广东科技报;2004年
6 经济视点报记者 张泰;五星:将慈善融入企业文化[N];经济视点报;2005年
7 俞雷;忠诚执行是一种企业文化[N];市场报;2003年
8 韩宏恩;没有企业文化,企业就不会有核心竞争力[N];山西科技报;2004年
9 卫俊生;建塑煤炭企业文化的“三要三忌”[N];中国企业报;2006年
10 郭素娥;这里火花四射[N];中国文化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