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湿气体在两相涡流管中自发冷凝与分离性能研究
【摘要】:
超音速冷凝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混合气体分离技术,是超音速冷凝与离心分离技术的有机结合。整个过程集制冷、冷凝和分离过程于一体,大大简化了分离系统,因此该项技术在天然气净化脱水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的超音速冷凝分离技术在应用中尚存在轴向速度过大,离心分离不充分的缺点。
气体流经涡流管喷嘴时高速膨胀,产生的低温效应可使气体中的重组分冷凝,且在涡流管中流动的轴向速度远小于切向速度,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有超音速冷凝分离技术的缺点。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混合气体超音速冷凝分离的两相涡流管结构,并进行了初步的数值模拟计算与实验研究分析。
首先,本文对实现混合气体降温冷凝的关键部件——喷嘴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流道,不同形状的渐缩喷嘴对涡流管能量分离的影响,得到了适合于两相涡流管的喷嘴形式。
其次,建立了两相双组分超音速冷凝流动三维模型,对含湿气体在超音速冷凝流动中的自发凝结过程进行预测。采用两相欧拉—欧拉控制方程组描述气液两相流动,引入经典成核理论模拟水蒸汽的自发成核。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应用该模型对含湿气体在涡流管内的自发凝结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分析凝结参数的变化,预测了基本结构参数长径比、阻涡器与操作参数压比、冷流率对装置分离性能的影响。
最后,根据喷嘴形式的分析结果改进实验设备,设计两相涡流管实验流程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了两相涡流管混合物分离的基本特性。分析了基本结构参数长径比、阻涡器与操作参数压比、冷流率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数据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吻合较好,为两相涡流管的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
|
|
|
|
1 |
李亮,丰镇平,李国君;一维喷管中存在自发凝结的跨音速湿蒸汽两相流动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年06期 |
2 |
蔡小舒;跨声速流自发凝结水滴的测量[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1999年03期 |
3 |
傅隆政;喻锡臣;;旋涡管内的能量分离[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
4 |
李亮,李国君,丰镇平;湿蒸汽两相流动的数值方法及其在喷管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11期 |
5 |
蔡洁,姜任秋,周少伟,王朋涛;涡流管能量分离过程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S1期 |
6 |
梁霓;程有凯;张玉香;;提高涡流管效率的研究进展[J];节能;2009年04期 |
7 |
孙中圣;邵春收;李小宁;;双路圆柱型涡流管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0年13期 |
8 |
宋福元;姜任秋;高超;张鹏;王朋涛;周少伟;陈跃进;;涡流板制冷特性的实验研究[J];低温工程;2006年02期 |
9 |
徐廷相;黄跃;;过饱和水蒸汽自发凝结现象实验装置的研制及实际流动Wilson点位置的确定[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4年04期 |
10 |
李亮,丰镇平,李国君;平面叶栅中的湿蒸汽两相凝结流动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年03期 |
11 |
姜曙,叶芳,俞坚,马重芳;三流道喷嘴涡流管能量分离特性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
12 |
张鹏;姜任秋;周少伟;宋福元;王朋涛;;涡流管能量分离物理机制研究进展[J];低温与超导;2007年03期 |
13 |
贾红书;吴玉庭;马重芳;葛满初;;喷嘴马赫数对涡流管性能影响的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6期 |
14 |
宋福元;姜任秋;张鹏;王朋涛;周少伟;陈跃进;高超;;集成涡流板分离系统的火用分析[J];流体机械;2007年02期 |
15 |
宋福元;姜任秋;张鹏;王朋涛;周少伟;陈跃进;高超;;涡流板能量分离特性实验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
16 |
王远鹏;林明峰;赵金超;颜月强;;喷嘴流道数对涡流管能量分离特性影响的研究[J];流体机械;2007年11期 |
17 |
周少伟;姜任秋;陈跃进;宋福元;王朋涛;张鹏;高超;;涡流管内温度分布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
18 |
王远鹏;林明峰;;热端管长度对涡流管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制冷与空调;2008年01期 |
19 |
吕孝飞;常春;白博峰;;节流阀中己烷凝结流动数值模拟[J];化工学报;2011年09期 |
20 |
杨勇;沈胜强;孔泰佑;;水蒸气超音速流动中自发凝结现象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8期 |
|
|
|
|
|
1 |
李亮;李瑜;吴晓明;陈红梅;李国君;丰镇平;江生科;孔祥林;孙奇;钟刚云;巫志华;吴其林;王建录;王为民;;汽轮机中湿蒸汽两相凝结流动研究[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2 |
牛凤仙;蔡小舒;宁廷保;吴广臣;宋延勇;;汽轮机内高速流动水滴尺寸分布在线测量[A];第七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2008上海市颗粒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3 |
孙中圣;邵春收;李小宁;;双路圆柱型涡流管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
4 |
周少伟;姜任秋;张鹏;宋福元;王朋涛;陈跃进;;涡流管实验研究进展[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5 |
刘加永;公茂琼;张宇;洪辉;吴剑峰;;涡流管在传统制冷系统中的应用分析[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6 |
袁仁松;翟辉;李峰;储诚奇;朱智军;徐莉;俞新夫;;双能量减影数字化胸部摄影技术的应用[A];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第九届放射诊疗专业学会论文集[C];200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