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
【摘要】: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城市化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同时,也给广大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这个问题也因被列为“新三农”问题之一而引起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现状如何?失去土地后将引起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怎样的变化?他们与传统的农民和市民又有何不同?失去土地后的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失地农民中广泛存在的“三无”难题?本文正是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来进行研究。
本研究以大连市郊区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大连作为全国重要城市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在全国具有先发特征,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数量较多、类型多样,存在的许多问题正是国内后发地区正在或将要面临的问题。因此,研究大连市郊区失地农民利益问题,对于完善城市化发展规律、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是大连自身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而且对于国内其他地区的城市化也具有很强的先导和示范作用。
本文内容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点。国内外关于和谐社会、可持续生计和失地农民的文献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运用个案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国外和国内城市以及大连现有的征地补偿模式,给本文建构综合模型以启示。在第四章建立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根据文献对影响该模型的因素加以说明,并提出假设。根据影响模型的因素设计问卷,进行数据采集。第六章采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经过因子分析、信度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假设,构建数据模型。第七章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的影响因素构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综合模型,为政府提供决策的理论支持。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成果,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并提出了基于本文对于以后要研究的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