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

袁斌  
【摘要】: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城市化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同时,也给广大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这个问题也因被列为“新三农”问题之一而引起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现状如何?失去土地后将引起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怎样的变化?他们与传统的农民和市民又有何不同?失去土地后的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失地农民中广泛存在的“三无”难题?本文正是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来进行研究。 本研究以大连市郊区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大连作为全国重要城市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在全国具有先发特征,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数量较多、类型多样,存在的许多问题正是国内后发地区正在或将要面临的问题。因此,研究大连市郊区失地农民利益问题,对于完善城市化发展规律、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是大连自身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而且对于国内其他地区的城市化也具有很强的先导和示范作用。 本文内容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点。国内外关于和谐社会、可持续生计和失地农民的文献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运用个案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国外和国内城市以及大连现有的征地补偿模式,给本文建构综合模型以启示。在第四章建立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根据文献对影响该模型的因素加以说明,并提出假设。根据影响模型的因素设计问卷,进行数据采集。第六章采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经过因子分析、信度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假设,构建数据模型。第七章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的影响因素构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综合模型,为政府提供决策的理论支持。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成果,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并提出了基于本文对于以后要研究的着眼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明霞;;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05年12期
2 汪姗姗;;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孙逊;周羽佳;;失地农民权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江苏地区为例[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6期
4 ;杭州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新举措[J];求知;2005年02期
5 方中华;朱建彪;祁岳松;;帮失地农民解忧[J];江淮法治;2011年11期
6 沈磊;李艳;李庆;;苏州市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1年07期
7 杜丽霞;;制度均衡确保失地农民安置无忧——以广州市开发区为例[J];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05期
8 郑风田;吴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确保失地农民利益[J];人民论坛;2011年23期
9 杨伟波;;涂尔干社会分工论视域下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思考[J];甘肃农业;2011年07期
10 冯学娟;何军;;亿元村为谁富[J];共产党人;2011年09期
11 郭玲;;和谐社会论[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4期
12 沈丽;;我国消费伦理研究浅析[J];商场现代化;2011年14期
13 张文娟;;试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经济师;2011年08期
14 康绍大;刘志洋;陈金香;;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管理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5 刘秋明;茅蔚;;失地农民的“出路”与“退路”——以江苏省常州市失地农民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为例[J];中国市场;2011年31期
16 李雅静;;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综述[J];才智;2011年20期
17 吴菁;;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社区融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18 于媛;;浅析失地农民就业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19 隋华杰;冷皓凡;;失地农民与一般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对比调查研究[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20 冯红霞;;促进西部地区“失地农民”城市化的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文会;;廊坊市半城市化阶段失地农民劳动力转移对接[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2 刘华平;;陕西城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完善[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3 肖芳;;半城市化阶段都市圈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模式的探讨[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4 朱名华;;城市化不能让农民失地又失业——临桂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思考[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李加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商业养老保险补充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失地农民问题[A];中国老科协第二次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7年
7 刘芩君;;我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探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8 季晓华;;失地农民安置的现状、对策以及方式和相关制度的几点思考[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土地分卷)[C];2005年
9 刘雷;邓琴;邵技新;;毕节试验区大中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探讨[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10 林清发;;农村失地农民生活与养老保障问题调查[A];农村养老保障专集——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八)[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斌;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航;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交换[D];上海大学;2010年
3 吴岩;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的建立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4 聂鑫;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影响因素和测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雷寰;北京市郊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7 廖小军;论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及解决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9 谭德宇;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媛媛;构建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2 郝海涛;失地农民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方芳;党的“三农”思想与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函;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制度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左丽;我国城中村失地农民住房安置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梅伟娟;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杜雪梅;内蒙古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滕学琴;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陈肖燕;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10 朱谚;广西地方政府征地诱发的农村群体性冲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黎明;保护好失地农民利益[N];安徽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许根宏;让失地农民安居乐业[N];安徽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刘斌;宝鸡让失地农民再就业[N];宝鸡日报;2005年
4 葛如江 潘海平 王新亚 谢云挺 丰晓原;妥善安排失地农民是考验政府的世纪性难题[N];中国改革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喻莲 谢云挺;一纸城镇户口 载不动失地农民许多愁[N];中国改革报;2003年
6 龙束鹿;政府有责任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N];中国改革报;2003年
7 宋斌文;我国无地农民、失地农民究竟有多少?[N];中国改革报;2003年
8 陈永兴;为失地农民打造金饭碗[N];中国工商报;2004年
9 汪训波 王志恒 傅业常;失地农民盼出路[N];中国民族报;2005年
10 本报首席记者 罗成友 实习生 韩振;失地农民赶“场”[N];重庆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