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螺旋模式的大学知识创新理论研究
【摘要】:
知识经济背景下,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知识创新进行了研究。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维兹提出了三螺旋理论,为大学的知识创新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框架。三螺旋理论要求大学、产业、政府三个创新主体以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纽带,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形成三种力量相互交叉影响、螺旋上升的“三螺旋”关系,旨在加强学术界—产业界—政府之间的合作,促进整体协同发展。三螺旋作为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合作关系发展的最佳形态和结构,强调发挥大学的核心作用,注重从组织理论、合作机制的全新视角对大学创新模式的探讨。
文章以三螺旋理论与大学知识创新的内在联系为主线,按照“理论基础——特点分析——资源整合——模式构建”的思路展开研究。在对三螺旋理论和大学知识创新的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螺旋模式下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大学作为创新来源是知识经济的动力站,三螺旋理论拓展了大学的使命,大学的知识创新更加注重其外部需求,注重创新成果的社会价值。然后,分析了三螺旋模式下大学知识创新的特点,即以市场为导向,突破大学单个实体,超越学科框架,注重项目过程的管理及知识产权保护。接着在第五部分探讨了在三螺旋循环模型的基础上资金、人才、信息等大学重要创新资源的整合,三螺旋模式下的大学知识创新建立在大学、产业、政府三者的资源互补关系基础上,从而形成了有利于大学知识创新的组织结构,使大学发挥知识创新和技术转化的功能。文章最后提出了三螺旋互动模型中大学主导、企业推动和政府引导的三种大学知识创新模式。研究过程中得出作为三螺旋以外的中介机构——第四螺旋在大学知识创新和应用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