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地下厂房开挖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摘要】:
结合白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工程,在现场地质调查和场区地勘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区地质力学环境条件,建立了能够反映研究区地貌、岩体结构和地应力环境条件的力学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地下厂房的开挖和支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对地下厂房开挖的数值模拟主要是计算开挖面围岩变形情况和衬砌的应力和荷载以及监控开挖面围岩的稳定性。地下洞室的开挖是将开挖边界上的初始应力释放,从而引起洞室围岩的应力场重新分布。对地下厂房洞室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二维弹性有限元模型和分六层开挖方式模拟开挖方式。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出每一步开挖边界上节点力,并作为下一步开挖的等效节点力施加在开挖边界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开挖过程中进行支护可以改变应力场和位移场分布,明显的减小围岩的拉应力集中区域。
现场监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控洞室变形、检测选择的施工方式是否得当、量测结构构件中的应力发展、掌握洞室围岩的变形情况,并指出是否需要对围岩和支护进行加固。使用多点位移计对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变形情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使用喷射混凝土支护可以保证围岩的稳定性。从围岩变形的监测结果和计算结果对比可知,监测结果和计算结果比较吻合。根据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计算衬砌的强度安全系数,研究衬砌厚度变化对其安全系数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合工程设计规范标准,探讨最小衬砌安全厚度,对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V554
|
|
|
|
1 |
郭忠林,庙延钢,刘维华,刘韬,陈忠华,成会章;会理锌矿东部矿段采矿方法研究[J];四川有色金属;2001年01期 |
2 |
邵军,程华,徐军;遗传算法在结构可靠性优化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2期 |
3 |
桂劲松,康海贵;结构可靠度计算的最优化方法及其Matlab实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
4 |
付志前;单向土工格栅加筋土的流变模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
5 |
李志华,张光海,康海贵;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箱的工程结构可靠度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
6 |
秦建庆,岳建勇;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分项系数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
7 |
郭艳华;郭志昆;;岩土工程反分析的初步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
8 |
刘敏;徐仲春;;考虑徐变效应的结构可靠度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
9 |
石宵爽;曾祥国;赵师平;刘永杰;王清远;;超前开挖距离对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
10 |
李月;刘立;李玉梅;张中兴;梁伟;;地基层状岩石纵波波速与密度相关性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
|
|
|
|
|
1 |
赵跃堂;范斌;梁晖;于小存;;大型深埋隧道初始地应力状态的确定[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
2 |
胡振瀛,朱作荣;岩石地层地下结构的设计方法[J];地下空间;1999年01期 |
3 |
吴梦军,陈彰贵,许锡宾,赵明阶;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4 |
徐林生;;财神梁隧道台阶法开挖施工数值模拟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5 |
柳若龙,赵国法,顾宏伟;西山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实践[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2期 |
6 |
段文峰,王蕾笑,廖雄华;岩土工程施工力学问题数值模拟方法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7 |
李晓峰;刘玉存;;数值模拟技术的工程应用与发展趋势[J];机械管理开发;2008年02期 |
8 |
许传华,任青文,李瑞;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金属矿山;2003年02期 |
9 |
杨世武,范鹏,焦苍;城市超浅埋平顶大跨断面软岩洞室施工数值分析[J];隧道建设;2004年04期 |
10 |
唐宇田;超大跨隧洞工程开挖方案研究[J];路基工程;2005年04期 |
|
|
|
|
|
1 |
朱维申,孙爱花,隋斌;以二滩工程为背景的洞群开挖系统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
2 |
曾晓清,张一弼;系统工程方法在隧道围岩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1995年02期 |
3 |
邬爱清
,任放
,郭玉;节理岩体开挖面上块体随机分布及锚固方式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1年04期 |
4 |
徐平,李云鹏,丁秀丽,王芝银;FLAC~(3D)粘弹性模型的二次开发及其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2期 |
5 |
邬爱清,周火明,任放;岩体三维网络模拟技术及其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8年06期 |
6 |
李义昌,蔡金燕;水布垭水利枢纽科研工作实践[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9年01期 |
7 |
徐平,陈代华;水布垭枢纽地下厂房围岩稳定三维弹塑性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9年01期 |
8 |
徐林生,王兰生,李天斌;国内外岩爆研究现状综述[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9年04期 |
9 |
佘健;衬砌厚度的变异性对隧道结构可靠度的影响[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4年S1期 |
10 |
王光远;地震烈度的模糊综合评定及其在抗震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