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新型高压真空开关研究
【摘要】:
在输配电系统中,高压开关设备是极其重要的电力设备。真空开关由于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真空开关的发展以及前人开展的真空开关基本理论研究;依据目前机电设备最新设计方法,对真空开关产品的研发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引出本文基于虚拟样机的真空开关优化设计的内容与目标。
真空开关优化设计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电气参数与机械参数。在电气参数设计方面,除了灭弧室的分断与关合特性外,需要考虑因高电压引起的电场分布问题,因大电流引起的导电体发热问题;在机械参数设计方面,需要考虑静力强度问题、动力系统运动问题等。实现电气参数是机械参数优化的目标,而机械动态参数的实现需要对真空开关运动系统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及动量优化。本文基于虚拟样机定义提出高压真空开关虚拟样机概念,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技术,实现真空开关的模型搭建虚拟、零部件强度的应力场虚拟、导电发热的热场虚拟、绝缘的电场虚拟、运动系统的机械动态虚拟,并可利用这些虚拟实现真空开关在电气、机械方面的仿真和优化。
虚拟样机技术首先用于将高压真空负荷开关与高压隔离开关进行有机结合的高压真空负荷隔离开关,以实现高压真空负荷隔离功能为设计目标,搭建虚拟样机模型,对其电气性能要求和机械性能要求进行优化设计。结合高压真空负荷隔离开关的功能和结构特点,完成新型操动机构的研制。依据操动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动作原理,提出操动机构的优化模型,利用MATLAB对其结构尺寸及动量输出进行优化设计;对真空负荷开关运动系统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动量优化确定运动系统的构件尺寸,并通过PRO/ENGINEER Wildfire机械工程动态虚拟样机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对研制样机的机械特性测试和型式试验,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真空开关核心部件高压真空灭弧室的研制是其实现高压化的主要“瓶颈”。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72.5kV高压真空灭弧室主要解决问题是热场虚拟和电场虚拟。通过高压真空灭弧室的导电发热优化其动、静导电杆的截面,通过内部电场分布优化其内部均压屏蔽罩的结构设计。对采用优化结果研制的真空灭弧室进行老炼和静态绝缘试验,验证该新型72.5kV高压真空灭弧室具有更优的静态绝缘特性。
基于多断口真空开关理论,提出由两个72.5kV高压真空灭弧室串联而成的126kV高压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结构,并通过采用永磁操动机构解决断口动作同步性问题。利用高压电场中物体结构形状对电场分布影响的机理,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压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结构,并基于虚拟样机技术进行了结构优化,通过断口电压分布试验验证双断口均压性,通过断口静态绝缘试验验证双断口电压击穿增益性。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确定了126kV高压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的运动系统,并通过机械特性测试验证了优化结果。利用大连理工大学电力电子研究所合成试验回路,依据GB1984-2003和GB/T4473-2008中断路器型式试验的规定,对126kV高压双断口真空断路器样机进行短路电流开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结构的126kV双断口真空断路器样机完全胜任126kV电压等级的电参数,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72.5kV高压真空灭弧室及126kV高压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的研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金属蒸气电弧等离子体调控理论及在高压断路器领域中的应用”的组成部分之一。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M564.2
|
|
|
|
1 |
王亚平,赵峰,丁秉钧,周敬恩;纳米晶CuCr触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3期 |
2 |
刘韬,马志瀛,谭盛武;126kV真空断路器的运动建模与优化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12期 |
3 |
赵智忠;邹积岩;文化宾;郑祥;孙辉;;真空灭弧室两种封接焊缝应力对比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4 |
刘让雄,禹炬林;双断口真空断路器加装均压电容的负效应与必要性探讨[J];电气开关;1997年06期 |
5 |
赵海龙,王芳,胡晓光;小波包–能量谱在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4年06期 |
6 |
修士新,王季梅;铁芯式两极纵磁真空灭弧室的开发研究[J];电网技术;1999年06期 |
7 |
吕大铭,凌贤野,周武平,周文元;用热等静压制取铜铬系真空触头材料[J];粉末冶金工业;1997年01期 |
8 |
王季梅;国外真空开关发展概况[J];高压电器;1980年05期 |
9 |
程礼椿;真空电弧基础现象研究与真空开关触头结构的设计和发展[J];高压电器;1986年06期 |
10 |
王永兴,邹积岩;CuCr触头材料制造工艺的现状与新发展[J];高压电器;1996年03期 |
|
|
|
|
|
1 |
张伟;温生东;陈正宇;赵冀;;放电脉冲原理在断路器真空度在线监测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2 |
刘东晖,修士新,王季梅;两种新型的纵磁结构真空灭弧室的研究比较[J];电工技术学报;2003年06期 |
3 |
刘韬,马志瀛,谭盛武;126kV真空断路器的运动建模与优化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12期 |
4 |
王季梅;真空开关与SF_6开关优越性的对比分析[J];电工技术杂志;1992年05期 |
5 |
程显;廖敏夫;段雄英;邹积岩;;光控模块式真空断路器操动机构电源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03期 |
6 |
段雄英,邹积岩,方春恩,丛吉远;相控真空开关同步关合电容器组控制策略及其实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7 |
方春恩,邹积岩,丁富华,段雄英;相控真空开关中短间隙电弧介质恢复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8 |
王季梅;论开发750 kV超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必要性[J];电力设备;2004年09期 |
9 |
王世阁,崔广富,鲍利,赵景德;20kV供电系统在电网改造中的应用[J];电力设备;2004年09期 |
10 |
王季梅;真空开关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力设备;2005年02期 |
|
|
|
|
|
1 |
王亚平,赵峰,丁秉钧,周敬恩;纳米晶CuCr触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3期 |
2 |
张美娟,辛成山,杨俊乾;并联电容器投入瞬态过程及限制方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3 |
王季梅;真空开关与SF_6开关优越性的对比分析[J];电工技术杂志;1992年05期 |
4 |
邹积岩,丛吉远,董恩源;真空开关的电子操动与同步开关技术[J];电工技术杂志;2001年04期 |
5 |
王季梅;真空开关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力设备;2005年02期 |
6 |
李建基;;中压真空断路器的世界市场[J];电力设备;2006年03期 |
7 |
施玉祥,陶晓农;中低压变电站电压无功调节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6年09期 |
8 |
黄益庄,王蕾,吕文哲;高压变电站电压和无功的关联分散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年10期 |
9 |
常新平,王宝平;应用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的配电真空断路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年07期 |
10 |
刘让雄,禹炬林;双断口真空断路器加装均压电容的负效应与必要性探讨[J];电气开关;199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