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水平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中桶形基础工作机理及承载性能研究

孙曦源  
【摘要】: 伴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向边际油田的进军,桶形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平台结构基础形式应运而生。其外形上多为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倒扣大直径圆桶。安装时,首先依靠桶体自重使其部分地插入土中以形成密闭空间,然后抽出桶内的空气,利用内外压力差,将桶基逐步压入至海床内预定深度完成安装。施以其相反的过程,桶基便可从土中拔出,运送到其他海域进行循环再利用。这种新型的基础形式弥补了传统的导管架平台、重力式平台等固定式浅海结构自重大、工程造价随水深大幅增加等不足,较适用于软土地基及恶劣的海洋环境,被挪威专家誉为“导管架平台基础工程技术新时代的曙光”。近年来,我国针对渤海、东海、南海等近海海域油气资源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桶形基础由于自身所独有的特点必将在软黏土地区海洋平台的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桶形基础在服役过程中,不仅受到上部平台结构自重及其设备所引起的竖向荷载的长期作用,还将承受风、波浪、潮流、冰等所引起的水平荷载、力矩荷载的共同作用。而根据已有的工程经验可知,其中水平荷载的承受能力对于桶型基础的稳定性而言则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水平荷载作用下桶形基础承载力特性的研究,尚缺乏被广泛认可的理论体系与计算方法,在我国进行实际的工程应用还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因此,有必要针对水平加载模式下桶形基础的变形机理及其承载力特性,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发展并完善深厚软黏土地基上桶形基础的有关设计理论体系与计算方法,为我国海洋平台桶形基础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此,本论文着重围绕水平荷载作用下软基上桶形基础的失稳破坏机制及承载力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诸方面: 1.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单调水平加载条件下软土地基中单桶形基础进行了系统地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 本文采用较为先进的主从接触对算法来模拟桶体与土体界面之间复杂的力学行为,建立了考虑桶体外表面与土体之间产生裂缝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同时考虑了桶体内表面、桶体顶面及桶体底面与土体之间的接触特性,避免了传统有限元分析中较少考虑桶体外表面与土体之间产生裂缝现象或者较少考虑桶体内表面与土体之间的摩擦接触特性的不足,从而较为全面且合理地反映了单桶形基础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可知,处于软土地基中的单桶形基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失稳破坏机制为桶基绕泥面以下、基底以上某一点发生整体转动倾覆破坏,且在此过程中,桶前出现被动破坏楔体,桶后出现桶土脱离现象,这一切均明显有别于传统的重力式基础或桩基础。 通过二次开发及变动参数比较研究,分别探讨了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S_u、土体有效重度γ′、桶体长径比L/D、加载点距泥面高度h等因素对软土地基中单桶形基础水平承载能力的影响。并将有限元分析所得到的承载力结果及桶壁表面土压力分布规律与已有的一些模型实验进行了定量或定性的比较,从而验证了本论文所建议的有限元模型及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同时也表明,根据本文有限元分析所得到的软基中单桶形基础的失稳破坏机制与模型试验是较为一致的。 2.根据三维有限元分析所得到的水平荷载作用下软黏土地基中单桶形基础失稳破坏模式及作用于桶壁上的土压力分布规律,基于三维极限平衡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程中估算软黏土地基中单桶形基础水平承载力的三维极限平衡方法。利用本文提出的极限平衡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求得软黏土地基中单桶形基础的水平承载力值,将之与已有的现场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本文所建议的三维极限平衡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指导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3.考虑到波浪等循环荷载的作用可能导致海床软黏土地基发生强度弱化与刚度退化的循环软化效应,基于Andersen等所提出的软黏土循环强度概念,建议了非线性弹塑性循环强度模型,并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软黏土地基中单桶形基础循环承载力的拟静力计算。通过计算表明:单桶形基础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失稳破坏形态及地基中的等效塑性应变分布与单调荷载作用下的极限破坏状态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在循环失稳状态下,单桶形基础的转动中心明显偏离了桶体的中轴线,而向桶体受荷侧靠近,同时桶体底部的滑动面不再是以单桶形基础静载倾覆失稳时的转动中心为球心的球面,而可能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空间曲面。通过变动参数比较研究初步表明,单桶形基础的循环承载力与埋深、荷载作用点高度及荷载循环破坏次数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而当埋深及荷载循环破坏次数等因素一定时,在不同荷载作用点高度条件下所得到的循环承载力与对应的静载极限承载力相比降低程度基本上一致。 4.针对目前对于桶形基础的探讨多集中于单桶形基础,而较少涉猎需考虑桶间效应的多桶形基础的研究现状,本论文以单桶形基础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经验为基础,对更具有工程背景的四桶形基础的水平承载能力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变动参数比较分析。主要参数包括:桶间距离B(小桶间距、小桶间距)、桶间连接刚度(无连接、弹性连接、刚性连接)。由分析可知,同等条件下,四桶形基础的水平承载能力随桶间距离B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近似恒定的变化趋势:而当桶间距离B一定时,四桶形基础的水平承载能力则随桶间连接刚度的增大而增大,即无连接<弹性连接<刚性连接。 5.根据三维有限元分析所得到的水平荷载作用下软黏土地基中四桶形基础的失稳破坏模式,基于塑性极限分析原理,分别提出了适用于计算刚性桶间连接条件下小桶间距与大桶间距四桶形基础水平承载力的三维极限分析上限解法。利用本文提出的三维极限分析上限解法,可以很顺利地求得软黏土地基中四桶形基础的水平承载力值,将之与三维有限元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两者一致性较好,从而验证了本文所建议的三维极限分析上限解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刘锟;赵春风;王建华;王学知;;软土地基桶形基础循环累积变形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7期
2 刘锟;赵春风;王建华;;软土地基桶形基础室内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3 施晓春,徐日庆,龚晓南,陈国祥,袁中立;桶形基础单桶水平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06期
4 李华銮;;水平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上桶形基础承载力分析[J];土工基础;2011年02期
5 孟昭瑛,梁子冀,刘孟家;浅海桶形基础平台水平承载力与抗滑稳定分析[J];黄渤海海洋;2000年04期
6 胡忠璜;张日向;陆文清;薛海亮;;桶形浅基础水平极限承载力分析研究[J];水运工程;2007年06期
7 施晓春,龚晓南,俞建霖,陈国祥;桶形基础抗拔力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3年08期
8 施晓春,徐日庆,俞建霖,龚晓南,袁中立,陈国祥;桶形基础简介及试验研究[J];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9 陈昊哲;;软弱地基桶形基础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J];港工技术;2017年02期
10 施晓春,徐日庆,龚晓南,陈国祥,袁中立;桶形基础发展概况[J];土木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11 洪学福,沈琪,郭景松;桶形基础平台桶基安装误差检测方法探讨[J];黄渤海海洋;2000年04期
12 马小龙;王志云;田怀沙;;箱桶形基础防波堤模拟研究现状及建议[J];山西建筑;2016年24期
13 武科;栾茂田;范庆来;王志云;唐小微;;桶形基础承载性能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4 王泉,任贵永,杨树耕,孟昭瑛,肖熙;海上桶形基础采油平台结构分析[J];中国海洋平台;2000年06期
15 邢占清;高季章;张金接;符平;;黏土地基近海风机桶形基础累积变形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4年02期
16 张伟,周锡礽,余建星;滩海桶形基础极限水平承载力研究[J];海洋技术;2003年04期
17 初新杰,王泉,沈琪,边洪村,王振先;桶形基础的稳定性试验研究[J];海岸工程;1999年01期
18 李宁;;弱钢性桶形零件的组对焊接[J];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16期
19 ;经典优雅 现代精髓——浪琴表酒桶形腕表巡礼[J];科技资讯;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梦喜;时忠民;;桶形基础承载力计算的极限反力法[A];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2 武科;栾茂田;范庆来;王志云;;竖向与水平荷载复合加载下桶形基础承载性能的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李驰;王建华;;桶形基础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武科;栾茂田;范庆来;王志云;;软基上吸力式桶形基础的水平承载力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施晓春;许祥芳;裘滨;龚晓南;;水平荷载作用下桶形基础的性状[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鲁晓兵;王丽;张旭辉;王淑云;;动载下桶基周围影响区范围和到达稳态的时间估算[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金书成;张永涛;杨炎华;黎冰;;饱和砂土地基中吸力式桶形基础水平承载力研究[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8 武科;栾茂田;范庆来;王志云;;滩海吸力式桶形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研究[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理论与应用——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武科;栾茂田;范庆来;王志云;;滩海吸力式桶形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研究[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朱斌;祝周杰;应盼盼;;近海风机吸力式桶形基础承载特性与变形分析方法[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曦源;水平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中桶形基础工作机理及承载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张宏祥;软土地基中桶形基础的承载力研究和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07年
3 武科;滩海吸力式桶形基础承载力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霍知亮;黏土地基中桶形基础模型试验及工作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5 王建峰;复合加载下软土地基桶形基础承载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王禹迟;软土地基上重力式防波堤动力稳定性及长期变形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7 孙百顺;软土地基防波堤稳定性大比尺模型实验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8 贾宁;软土地基高速公路拓宽的沉降性状及处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张军辉;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变形特性及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李驰;软土地基桶形基础循环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庆;循环荷载作用下桶形基础工作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胡忠璜;桶形浅基础水平极限承载力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崔永刚;桶形基础水平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4 范俊涛;桶形基础竖向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5 魏云飞;负压和加载角度对吸力式桶形基础承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年
6 徐赟;复合荷载作用下桶形基础的承载力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7 秦春蕾;海上风机吸力式桶形基础贯入试验模型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
8 田磊;负压桶形基础抗拔力计算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吴宇旗;桶形基础沉贯吸力值确定及其承载性状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7年
10 康环龙;桶形基础周围土体对浅海动载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春玲 实习生 蔡茜萍;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N];黄石日报;2011年
2 ;桶形船闸[N];中国水利报;2002年
3 王燕宁 通讯员 钱熊;两年何以获9项专利[N];科技日报;2004年
4 撰稿 柯梅丽 张美薇;王盛源:跋涉在软土地基研究领域的探索者[N];广东建设报;2007年
5 付献;天津启动食用油再利用项目 “垃圾油”变身肥皂[N];粮油市场报;2014年
6 首席记者 孙娅;草海隧道技术打破我省软土地基瓶颈[N];昆明日报;2010年
7 綦春明;某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与施工方法的研究[N];中华建筑报;2001年
8 王莉莉 叶小静;如何把“稀饭”做成“米饭”[N];温州日报;2010年
9 太原市综合开发公司 刘喜喜;汾河西岸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比较[N];山西科技报;2004年
10 记者 蒋红梅;海桐高新撑起软土地基“脊梁”[N];宁波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