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球逐层静电自组装膜制备及应用研究
【摘要】:
膜生物反应器(MBR)己成为一种新型和具有应用前景的废水处理和再利用技术,但是膜污染限制了MBRs的广泛应用。亲水性膜有助于减缓膜污染,但是其在应用过程中易受化学和热力学的影响。商业化的MBR工艺所采用的膜材料的成本一般较高,同样限制了MBRs的广泛应用。廉价的大孔工业滤布(FF)可作为MBRs中的多微孔膜使用,但是FF相对疏水,限制了其在MBRs中的应用。因此,对FF表面进行改性以增强膜表面的亲水性及膜的过滤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逐层(LBL)静电自组装技术对FF表面进行改性,在跨膜压力为0.01 Mpa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和聚乙醇微球(PVA-MS)交替沉积在FF膜表面。对复合膜的制备条件、表征和抗污染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为了简化复合膜制备过程,采用动念LBL静电自组装方法对FF表面进行改性。与静态LBL静电白组装工艺相比较,动态LBL静电自组装工艺所形成的分离层更加致密、完整。复合膜的制备条件:HTAB初层过滤时间8 min,反应时间10 min。
(2)复合膜的红外谱图表明HTAB/PVA-MS双层已成功吸附在FF表面;SEM表明PVA-MS主要吸附在FF表面;膜表面动态接触角的测定结果表明复合膜的亲水性随着双层数的增加而增加,膜表面动态接触角的值由基膜的116.4°降低到41.46°;复合膜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随着其双层数的增加而增加;双层数分别为1、3和8的复合膜平均孔径分别为7.27、3.88和2.80μm,明显小于基膜的平均孔径18.19μm;复合膜的纯水渗透性能变化表明复合膜的纯水通量随着跨膜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同时,随着复合膜双层数的增加,膜的纯水通量显著降低。
(3)在跨膜压力为0.04 Mpa的反冲洗实验过程中,反冲洗前后复合膜的纯水通量和动态接触角均无明显变化,表明PVA-MS在自组装膜表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4)BSA静态吸附实验用以考察由膜表面-蛋白质交互作用所产生的膜污染情况。与基膜相比,8双层复合膜对BSA的静态吸附量降低了91.67%,表明改性FF具有优越的抗污染性质。
(5)3双层数复合膜的通量恢复率(FRR)由基膜的20.09%增加到85.63%,表明复合膜表面的PVA-MS可较大程度地限制膜污染。过滤活性污泥的过程中,随着复合膜双层数的增加复合膜的抗污染性质具有增强的趋势,通量降低率(RFR)由基膜的93.53%降低到8双层复合膜的46.82%。可知,此类复合膜可用于活性污泥的微滤工艺。
|
|
|
|
1 |
江献财;刘磊;夏超;张熙;代华;;PVA/Mg(NO_3)_2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1期 |
2 |
由涛;陈龙祥;张庆文;张继民;洪厚胜;;聚二甲基硅氧烷膜在渗透汽化技术中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9年09期 |
3 |
王兴华;王薇;;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膜中的改性研究[J];高分子通报;2010年05期 |
4 |
孙晶晶;陈祎玮;南江普;金万勤;;聚电解质/陶瓷复合膜的制备及超滤性能[J];膜科学与技术;2010年03期 |
5 |
王崇文;韩永生;;改性PVA涂布复合膜及其应用[J];印刷技术;2010年14期 |
6 |
孙东豪,王文宝,吴徵宇,李明忠,程辉铭;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膜的研制[J];丝绸;2004年04期 |
7 |
徐艺;王燕红;常冠军;胡红菊;徐真;苗鲁宾;张林;;聚苯并咪唑膜材料改性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09期 |
8 |
何东铭,张超灿;纳米SiO_2水溶液制备、改性及应用性能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9 |
李娜,刘忠洲,续曙光;耐污染膜——聚乙烯醇膜的研究进展[J];膜科学与技术;1999年03期 |
10 |
陈小金,陈宪宏;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
11 |
丁克强,贾振斌,王庆飞,田娜,童汝亭,王心葵,邵会波;带有巯基的席夫碱在金电极表面的自组装成膜[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2 |
李小兵;廖世军;;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7年11期 |
13 |
陈晓勇;;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9年03期 |
14 |
亓永;程先华;;碳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J];摩擦学学报;2009年04期 |
15 |
徐晓虹,张英,吴建锋,王万强,杨惠珍;掺杂对γ-Al_2O_3薄膜的改性研究[J];佛山陶瓷;2002年08期 |
16 |
连鸿丹;彭海媛;龚琦;董声雄;李晓;;新型聚酰胺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Ⅰ.界面聚合工艺条件的影响[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7 |
杨武斌;朱红;张世超;;磷钨酸/二氧化硅/磺化聚醚醚酮复合膜的制备、表征与性能[J];现代化工;2007年03期 |
18 |
刘燕燕;何宗健;;高亲水膜-聚乙烯醇复合膜的研究进展[J];江西化工;2008年01期 |
19 |
李国雄;;复合软包装层间胶粘剂[J];中国胶粘剂;1987年03期 |
20 |
顾爽,贺高红,吴雪梅,林畅;新型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J];膜科学与技术;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