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作战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目标融合识别研究

丛蓉  
【摘要】: 作战指挥决策系统是现代战争实施指挥控制的主要支撑平台,多传感器融合是提供指挥控制和辅助决策的前提和依据,目标融合识别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指挥决策者对战场态势的分析、判断和把握。目前,决策层目标融合识别对决策系统的不确定性无法做出有效度量,对有噪声的目标数据缺乏研判能力。为此,本文采用基于粗糙集理论和其他数据挖掘方法,对目标融合识别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1)不确定性度量是粗糙集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依赖度γ的度量无法全面反映决策系统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边界域的变精度条件熵的度量标准。理论分析表明在衡量决策系统一致性程度问题时,该度量标准与条件熵具有相同的判别作用,与相对正域等效。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其它度量标准,在离散化处理、属性约简算法中采用该标准,具有计算简单、准确性高和抗噪声数据的特点。 (2)离散化处理中的全局方法很难保证系统的一致性,局部方法又会产生过多的断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重要度的整体连续属性离散化方法。按照对象的一致程度分组选取候选断点能够减少生成断点的数量,根据重要性依次对属性进行离散处理能更好地保证系统的一致性。该算法定义了基于边界域条件熵的断点重要性,删除重要性为零的断点,从而降低决策表的规模,提高面向决策系统算法的运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时间复杂度低、生成离散断点少的优点。 (3)基于代数观的属性约简方法不适用于不一致决策系统,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结合代数观和信息观两种理论思想,提出了基于改进分辨矩阵和信息熵的属性约简算法。改进的分辨矩阵能够在不一致决策系统中求得属性核;利用边界域变精度条件熵作为不确定度量,以属性核作为迭代初值,以信息熵的属性重要性作为准则求得属性约简。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供较少的约简数目和规则数目,识别精度较高,对于含有噪声类型的数据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4)将粗糙集理论与其它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提出了包含航迹关联和目标类型识别的目标融合模型。针对航迹关联难以处理目标数量多且位置较近的问题,通过构建目标观测数据相似度方程,提出基于层次和密度的航迹关联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提高航迹关联准确性、时间复杂度低和易于实现的优点。针对无法通过规则推导出目标类型的数据,提出了一种目标类型识别算法,利用粗糙集近似集来定义DS证据理论下的相关函数。实例证明,与传统识别方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识别准确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杜作义,杨瑞祥;高技术战争作战指挥的特点[J];政工学刊;1994年02期
2 李皓昱;;作战指挥网推动陆军现代化——新标准旨在避免未来作战系统(FCS)项目中所经历的延期和成本超限[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0年02期
3 张龙军;基于数据库新技术的武警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研究[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4 王保华;李文清;;信息作战指挥思维刍议[J];电子对抗;2002年02期
5 付土旺;茅献鹏;;党委领导作战的经验研究及理论思考[J];军事历史研究;2007年03期
6 张道延;许星;孙利;;基于物元分析方法的作战指挥信息效能评估[J];指挥控制与仿真;2008年03期
7 田志华;徐新照;徐珺;陈冲;;信息战指挥中的信息共享有效性刍议[J];国防科技;2011年01期
8 曹明明;刘立煌;;浅析信息化条件下炮兵作战指挥[J];科技资讯;2011年07期
9 喻德友,谭钢兵;对我军作战指挥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J];重庆通信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0 史越东;;网上协同决策初探[J];现代军事;2002年10期
11 赵晨;孙悦;;指挥员如何提高指挥艺术[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12 王鸿洁;李亚玲;杨凡;常国岑;李学军;;作战指挥的可拓决策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36期
13 艾武华;祁磊;;浅析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挥基本规律[J];国防科技;2008年06期
14 何耀;曹泽阳;任慧斌;;空天作战指挥一体化问题研究[J];飞航导弹;2011年07期
15 胡晓峰;;计算机作战模拟一席谈(下)[J];现代军事;2001年03期
16 汤志成;作战指挥的演进[J];国防科技;2003年06期
17 刘昌生;;濒海城市防空作战指挥与预警系统的构建[J];国防;2006年06期
18 岳国庆;李曦;;试论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作战指挥模式[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19 韩文;黄海笑;;“中军帐”里话变化[J];解放军生活;2008年05期
20 宋建兴;钱建刚;康进军;周亮;;基于群体AHP的作战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兵工自动化;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然;;工程兵旅(团)作战指挥机构效能评估分析[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国宁;沈寿林;朱江;;作战指挥效能评估的复杂网络方法研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3 孙迈;潜继成;蔡铁岭;;野战地空导弹作战指挥训练仿真系统[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万鑫;李倩;;浅析P2P网络模式在军事信息网络中的应用[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熊刚;王炳华;庞志兵;刘顺利;;防空兵作战指挥中指挥员的可靠性评估[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王小非;陈云秋;刘玉亮;;基于Agent与数据仓库的作战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李加祥;;海军作战指挥辅助决策模型的组织与表达[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孙剑平;;民用VTS与军用信息系统海事数据共享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2005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唐林杰;江敬灼;;作战指挥决策行为的混沌效应及控制策略探讨[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孙剑平;;民用VTS与军用信息系统海事数据共享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一平;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丁铸;基于群智能的区域防空作战指挥决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3 王晓东;复杂的动态实时强协同协作模型DReaSCoM研究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4 王志坚;导弹部队协同作战的组织和效能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鹏;军事演习指挥效能评估模型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赵永根;信息化条件下步兵师山地进攻战斗指挥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3 谢伟;作战指挥通信保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4 吴晓昌;海防部队作战指挥效能评估方法研究与实践[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周玉平;红外制导导弹的机载激光对抗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武伟;近海防御战略战场环境分析与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7 左凡;西北地区城市反恐作战指挥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8 刘光远;基于MapX的火力预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阮宜武;虚拟现实在防空兵作战指挥训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宋海峰;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在作战指挥中的应用[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韩国记者  徐宝康;韩美 谋划变更战时指挥权[N];人民日报;2006年
2 王宜胜;美韩同盟关系转变的背后[N];人民日报;2007年
3 记者 张锦芳;韩国国防部长称韩军将主导半岛防务[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张锦芳;美国同意4年后向韩移交作战指挥权[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记者 胡君华费士廷;方面作战长亮相“海上中军帐”[N];解放军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陆荣军 梁蓬飞 特约记者 施永才 张富强;生命与使命的交响乐章[N];解放军报;2009年
7 刘以学 曹雪峰;作战指挥:扬新之时并未完全弃旧[N];中国国防报;2005年
8 王辉;感悟信息化战场的作战指挥[N];中国国防报;2002年
9 王海涛、特约通讯员 邱柏星;提高分队军官作战指挥能力[N];解放军报;2004年
10 姚春青;信息技术让作战指挥蜕变[N];中国国防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