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能力成长机理研究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国家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世界各国的创新竞争以及中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为国家创新能力成长研究创造现实需求,国家创新体系和内生增长理论为国家创新能力成长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本研究试图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建立揭示国家创新能力成长机理的理论模型,分析国家创新能力成长路径模式及其演进,提出中国国家创新能力成长政策建议。
第一,对Chen和Kee模型中的人力资本假设进行理论扩展,构建国家创新能力成长内部作用模型,将人力资本积累和教育资本投入联系起来展开新的稳定状态求解,改进了国家创新能力成长稳定状态水平依赖外生变量的结论,阐明了国家创新能力成长内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国家创新能力成长很大程度上依赖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和教育将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的系数,而不是外生给定的人力资本增长率。
第二,在内部作用机理分析基础上,引入外部因素作用Wamae模型。运用创新投资替代研究人员,以反映学习能力,对Wamae模型的关键假设进行修正,构建国家创新能力成长外部作用模型,运用Mathematica4对模型进行动态模拟,阐明了国家创新能力成长外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南国和北国之间创新差距缩小,不仅与创新差距和学习能力的初始条件有关,而且与国家创新投入政策、知识溢出水平等因素有关。
第三,根据机理研究的推论,以专利为衡量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核密度函数、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国家创新能力成长路径模式及其演进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创新能力成长具有连续路径、跨越路径和徘徊前进路径等三种模式;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国家数量结构呈现从“金字塔”结构向“倒金字塔”结构转变的趋势;国家创新能力的成长具有规模障碍性、路径差异性和门槛效应。国家创新能力成长阶段之间的流动概率较低,在低成长阶段具有“路径依赖效应”,在高成长阶段具有“马太效应”。
第四,在理论和经验研究基础上,以国家科技规划编制实施为主线,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的创新政策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建国以来中国的创新战略经历了外部作用和内部作用之间的交替转换,内外平衡成为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关键,进一步借鉴英、美、日等国的发展经验,建议转变中央政府创新职能,建立内外协调的政策体系和一体化的创新政策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