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唑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摘要】:
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报道层出不穷,但是提高材料的荧光量子效率、改善其成膜性能和稳定性仍旧是研究者追求的目标。咔唑类化合物由于其咔唑环上含有供电子能力非常强的氮原子具有很强的给电子能力,有很好的空穴传输性,并且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和形态稳定性,成为了一类重要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本文通过分子设计,将吲哚与含甲酰基的芳香化合物反应形成咔唑类体系,并通过相关的表征和测试,对基于咔唑类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进行了探索。
在本论文中,我们按照文献的方法,用吲哚在酸催化下与含甲酰基芳香类化合物缩合而成的吲哚[3,2-b]并咔唑为母体,通过官能团的修饰设计合成了三个未见报道的咔唑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化合物1、2、3,并通过高分辨质谱和1H NMR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对其进行了光学测试,得到三个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87nm、289nm和270 nm,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432nm、435 nm和430 nm,并进行了荧光量子产率的计算,其中2的最高,为0.78;对化合物1、2、3进行了电化学循环伏安测试,计算得到三个化合物的最高占有轨道能量分别为-4.80 eV、-4.70 eV和-4.84 eV。
|
|
|
|
1 |
黄文芳,黄龙祥,童开发,庄浓波,吴田捷;含唑基的1,4-戊二烯-3-酮类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年08期 |
2 |
吴永炘,刘鸣江,麦志全,许淳淳;唑类缓蚀剂在电路板生产上的应用[J];电镀与涂饰;1997年04期 |
3 |
张自义,张艳,惠新平,许鹏飞,沈大鹏;肼类衍生物在五元唑类杂环合成中的应用进展[J];有机化学;2004年11期 |
4 |
黄文芳,黄龙祥,吴田捷;β-唑基烯基酮的合成、反应机理及生物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1994年06期 |
5 |
吴仲芳,王九斤;唑类杀菌剂咪菌腈和腈菌唑的合成[J];农药;1989年05期 |
6 |
陈元壮
,刘洛夫
,陈利新
,赵素平
,李超
,霍红;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7 |
吴义杰,陈志胜,周廷森,刘超美,张瑞豪;1-[2-(取代苯基)烯丙基]-1H-唑类抗真菌化合物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年05期 |
8 |
范文琴,徐锁洪,尤亮俊;唑类缓蚀剂在铜基镀镍层退除中的应用[J];电镀与环保;1997年02期 |
9 |
陈馥衡,王红军;一些二唑类与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J];应用化学;1989年04期 |
10 |
赵地顺,刘会茹,徐智策,庞登甲,王春芳;头孢唑类缓蚀剂及其机理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4期 |
11 |
张永;沈竞为;陈宪庆;;耐卤素铜缓蚀剂的性能与应用[J];化学世界;2007年10期 |
12 |
李煜昶,王笃祜,张玉芬,成俊然;乙烯基三唑化合物的应用研究[J];农药;1988年01期 |
13 |
李文明,陈馥衡;新型含硅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年05期 |
14 |
李文明,陈馥衡;新型含硅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J];应用化学;1995年01期 |
15 |
石军,姜治伟,曹少魁;后重氮偶合法制备咔唑类光折变聚合物[J];应用化学;2003年02期 |
16 |
水清;;唑类杀菌剂在水稻上短期内不宜连续使用[J];农药市场信息;2009年18期 |
17 |
Mitsuru SASAKI
,杜英娟;一类新的杀菌剂-1H-1,2,4-三唑基甲基二苯基硫化膦类[J];农药;1988年06期 |
18 |
汪焱钢,曾蕾,杨军,叶文法;三氮唑类席夫碱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
19 |
李德江,马文展;三氮唑类抗真菌剂的研究进展[J];天津化工;2002年05期 |
20 |
曹为超;;谷物用新唑类杀菌剂将商品化[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