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线的故障定位与检测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我国电力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长距离输电线路在电网的运行中占有重要意义。一旦发生了传输线路故障,迅速准确的找到故障发生点,能够缩短对非故障停电区域的供电恢复时间,减少因停电导致的工厂停工、生产停滞等现象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故障测距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如何尽快在发生故障的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中查找出故障位置的问题,本文基于故障分析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论文首先介绍了故障测距法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推导单端测距法和双端测距法原理的同时比较了两种类型测距方法的优缺点。推导单端测距的原理时可以发现,对端系统阻抗的变化以及过渡电阻的大小等许多因素都直接影响到该方法测距结果的精度。针对单端测距方法的缺点与不足,双端测距法有了很好的弥补,提高了测距的精度。但双端测距法最大的难点在双端数据检测的实时同步性,在现有条件下要实现完全同步有很大的困难。应用GPS虽然能够最大精度的实现同步性,但是成本过高。
针对这些问题,论文在分布参数模型的基础提出一种双曲正切函数相位特性故障测距和双端非同步故障测距的混合算法,该算法的第一步是利用双端的电压电流数据,构建双曲正切函数对线路进行粗略定位,该双曲正切函数是在分布参数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对电路方程进行变换,假定故障点已知的情况下构建出来的,根据双曲正切函数只有一个过零点的奇函数特性对故障位置进行定位,当且仅当故障假定点与故障发生点重合该函数为零。本方法消除了伪根对测距结果的影响,该双端测距法对双端数据的同步性要求较高,针对双端数据的同步性问题。该算法第二步用双端不同步法对故障结果进行修正,减少同步误差对测距结果的影响。首先设定一个不同步时间,利用线路两端到故障点电压相等的特性,选取故障前后两组等值非同步数据构建方程,对测距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准确的测距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受故障发生角、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等因素的影响,鲁棒性较好。
最后,本论文介绍了行波法,并且对脉冲电压法进行了试验测试,验证了行波测距法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同时,行波测距法也显示出了其不足,就是当故障发生在行波法的测距盲区时,行波法不能够测量出其准确的故障发生位置。
本文所提出的新算法均是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
|
|
1 |
海涛;高翔;骆武宁;徐嫣;;基于小波变换的电力线路故障行波测距[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6年07期 |
2 |
唐琼玲;张宗华;;电力线路故障行波测距分析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年08期 |
3 |
乔峰,余发山,张宇华;基于行波法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研究[J];煤矿机电;2004年05期 |
4 |
毛志芳,和敬涵,周文;电气化铁道牵引网故障测距中行波法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5年07期 |
5 |
罗智恺;;小波分析在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03期 |
6 |
费学军;;铁路电力输电线路故障测距[J];装备制造;2009年06期 |
7 |
王先明,陶时伟,陶冶,蔡德礼;小波变换奇异性在电力系统行波故障测距中的应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8 |
熊小伏,林金洪;基于功率平衡的电力电缆故障测距方法[J];继电器;2002年12期 |
9 |
周超;何正友;赵静;;行波法在铁路自闭/贯通线故障测距中的应用[J];电气化铁道;2006年03期 |
10 |
陈玥云;覃剑;王欣;陈树勇;张冰冰;于玉泽;;配电网故障测距综述[J];电网技术;2006年18期 |
11 |
孟凡建,王颖,潘明九;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实用方法研究[J];河北电力技术;2003年04期 |
12 |
石帅军;李勋;龚庆武;付裕;;基于双端不同步数据故障测距的自校正算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09期 |
13 |
熊元新,刘兵;基于行波的电力电缆故障测距方法[J];高电压技术;2002年01期 |
14 |
安艳秋
,高厚磊;利用正序故障分量的双端量精确故障测距算法[J];山东电力技术;2002年06期 |
15 |
张群峰,文习山,陈燕萍;基于电弧特性的电力电缆故障在线测距方法[J];高电压技术;2003年07期 |
16 |
覃剑;葛维春;邱金辉;郑心广;;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测距法和双端行波测距法的对比[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6期 |
17 |
肖东晖,刘沛,程时杰;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3年08期 |
18 |
胡帆,刘沛,程时杰;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仿真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5年01期 |
19 |
陈小川,贺威俊,王牣,高仕斌;电力牵引网故障测距与录波微机综合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6年04期 |
20 |
董新洲,葛耀中,徐丙垠,陈平,李京;利用GPS的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6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