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红外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导航跟踪、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等领域。由于红外弱小目标的成像距离远、成像面积小、形状特征弱、信噪比低等特点,复杂背景下红外图像的预处理技术和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的研究已经成为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技术的关键,在红外制导等关键领域都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首先分析了复杂背景下红外图像噪声产生的原因和特征,针对复杂背景下红外图像的噪声特点,提出了利用中值滤波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算法对含有混合噪声的红外图像进行滤波处理。该算法首先对红外图像进行中值滤波,然后进行小波变换,再对小波系数利用中值滤波原理生成新的系数矩阵,最后再用小波阈值消噪生成新的红外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滤除复杂背景下红外图像的噪声,效果优于传统滤波方法。在对红外图像进行滤波处理之后,本文采用差图像法和传统光流场算法对弱小目标进行检测,由于这两种算法存在实时处理性不强和对环境变化不适应的缺陷,本文把自适应阈值法用于光流场算法中,即使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或红外图像目标弱小时,自适应阈值光流场法也能够根据图像的灰度值分布,将红外图像的灰度值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最终计算出图像的最优阈值,达到对复杂背景下红外图像中弱小目标检测的效果。
最后本文利用合众达公司生产的SEED-VPM642开发板对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中值滤波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对图像预处理后再通过基于自适应阈值法的光流场算法能够把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检测出来,该算法实时性好,并且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P391.41
|
|
|
|
1 |
彭嘉雄,周文琳;红外背景抑制与小目标分割检测[J];电子学报;1999年12期 |
2 |
周卫祥,孙德宝,彭嘉雄;红外图像序列运动小目标检测的预处理算法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3 |
熊辉,沈振康;低信噪比抖动红外点目标的检测[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4 |
屈有山,田维坚,李英才;基于并行隔帧差分光流场与灰度分析综合算法的运动目标检测[J];光子学报;2003年02期 |
5 |
杨莘元;赵忠凯;蒲书缙;;基于多结构元素灰度形态学的红外背景估计算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
6 |
刘伟,杨万海;基于背景抑制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J];红外技术;2003年03期 |
7 |
麦绿波;;焦平面热像仪的发展与应用综述[J];红外技术;2006年09期 |
8 |
荣百炼;一种使用热释电探测器的红外比色测温仪[J];红外技术;1998年04期 |
9 |
叶增军,王江安,阮玉,邹勇华;海空复杂背景下红外弱点目标的检测算法[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0年02期 |
10 |
胡海平,莫玉龙;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小波阈值图像降噪方法[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2年01期 |
|
|
|
|
|
1 |
耿立恩,潘旭峰,李晓雷,祝嘉光;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在数据融合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2 |
范凯,陶然,周思永;模糊数据融合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3 |
昌猛,吴新根,罗立民,舒华忠,傅瑶;一种快速的光流场计算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4 |
彭嘉雄;图象的二值化与边缘抽取技术[J];电信科学;1986年10期 |
5 |
彭嘉雄,周文琳;红外背景抑制与小目标分割检测[J];电子学报;1999年12期 |
6 |
晁锐,张科,李言俊;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J];电子学报;2004年05期 |
7 |
宋柳平,孙仲康,沈振康;红外制导系统中的点目标检测技术[J];电子学报;1994年01期 |
8 |
张建康,保铮,焦李成;M带正交子波包理论[J];电子科学学刊;1998年01期 |
9 |
郑敏,张启衡;弱小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J];光电工程;2002年04期 |
10 |
胡贵红,陈钱,沈晓燕;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响应非线性的测定[J];光电子·激光;200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