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支承条件下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网壳结构具有刚度大、自重轻、造型丰富美观,受力合理,覆盖面大,技术经济指标好的特点,是一种颇受国内外关注且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大跨度形式空间结构。近几年国内学者在网壳结构静动力性能及抗震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是将下部的支承体系与上部的网壳结构分开考虑,以简支或固支边界来模拟网壳结构的支承情况,进行独立的力学性能计算。事实上,大多数网壳结构支承在底部框架上,地震荷载通过地面运动传给下部支承结构,而后由支承结构传给上部网壳屋盖。若不考虑下部支承结构的影响而只研究空间结构的抗震性能,将会与实际情况产生较大的偏差。因此,对考虑下部支承体系共同作用的网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最近的参考文献,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考虑较为常用的单层柱面网壳结构,运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和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把网壳屋盖和下部支承结构作为一个整体结构体系进行分析。
首先建立模型,考虑三种支承条件:一种是前人常用的方法,将下部支承体系简化成固定铰支座;第二种是两纵端有人字形支承柱;第三种是一纵端固定山墙另一端人字形摇摆柱支承。考察这三种支承条件的网壳模型在三维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并进行参数影响分析,重点研究几何参数(矢跨比、长宽比、跨度)对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再将三种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下部支承体系对网壳屋盖的动力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两纵端支承会减弱结构Y、Z方向刚度,使这两个方向的动力反应增大,并且使起拱方向的杆件最大轴力增大;网壳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受高阶振型影响比较明显。
对三种支承条件的网壳结构进行动力失效分析,考察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和破坏模式,通过对比发现固定铰支座结构的破坏模式属于强度破坏,而有支承柱网壳结构的破坏模式带有动力失稳的特征,属于动力失稳和强度破坏的结合,偏重于强度破坏。
参考CR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抗震性能的评估方法,运用SAP2000分析软件对网壳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对柱支承网壳结构进行简单、快捷的抗震性能评估。
|
|
|
|
1 |
邢佶慧,柳旭东,范锋,沈世钊;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6期 |
2 |
沈世钊,陈昕,张峰,范卓;单层柱面网壳的稳定性(上)[J];空间结构;1998年02期 |
3 |
沈世钊,陈昕,张峰,范卓;单层柱面网壳的稳定性(下)──六、拟合公式[J];空间结构;1998年03期 |
4 |
朱忠义,董石麟,邓华,徐学安;折线形单层柱面网壳的稳定分析[J];空间结构;1999年04期 |
5 |
黎大胜,朱召泉;单层柱面网壳的自振特性和地震响应分析[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6 |
邢佶慧,沈世钊;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强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11期 |
7 |
陈帆,石卫华;地震作用下单层柱面网壳的动力稳定性能分析[J];华南地震;2004年04期 |
8 |
陆锡军;30m×50m 中学体育馆单层柱面网壳屋盖结构设计[J];空间结构;1998年01期 |
9 |
郭可,李海旺,赵治萍;太原市柴村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地震响应分析[J];山西建筑;2003年15期 |
10 |
赵宪忠,蒋晓莹,赵昭仪;成都双流机场航站楼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研究[J];工业建筑;2004年07期 |
11 |
楼梦麟,邸龙;地震行波激励下单层柱面网壳反应分析[J];结构工程师;2005年05期 |
12 |
罗永峰,胡素娟,沈祖炎,胡学仁;节点刚性对带拱肋单层柱面网壳的稳定性影响研究[J];空间结构;1995年02期 |
13 |
罗永峰,胡素娟,胡学仁,沈祖炎;用杆系拱加强的单层柱面网壳稳定性分析[J];结构工程师;1995年02期 |
14 |
曹正罡;孙瑛;范峰;沈世钊;;单层柱面网壳弹塑性稳定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
15 |
张峰,沈世钊;荷载非对称分布对单层柱面网壳稳定性的影响[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16 |
吴碧野;丁博伦;;矢跨比对单层柱面网壳动力稳定性能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12期 |
17 |
庄广森;单层柱面网壳施工[J];施工技术;1992年06期 |
18 |
吴金妹;;大跨度单层柱面网壳在强震下的失效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6期 |
19 |
杨锋;;网架结构在高层建筑宝顶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03期 |
20 |
王晓可;支旭东;范峰;;损伤对单层柱面网壳在强震下破坏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