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经营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意识的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必备条件。近年来,公司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监管部门、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对于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上市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加大投入的同时,也在有意识地提高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程度。由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范围,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我国公司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方面呈现较大差异。一些财务业绩较好的公司均通过自愿性信息披露突出自身的竞争优势,以期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成长的信心。那么上市公司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对促进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影响程度有多少,同时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会产生多大影响,本文试图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并深入探讨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和促进公司价值增长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引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及信号理论进行概述,并在此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本文认可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并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建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体系。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实证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搭建了理论平台,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两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建立了模型,以2006-2008年沪深两市上市的上市公司A股为样本,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互影响,并得出了回归分析的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对我国上市公司而言,经营绩效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回归分析模型拟合度较好,系数估计值与预期基本符合。当选用股东与债权人、员工、消费者与供应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衡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时,较好的经营绩效会显著的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经营绩效的回归分析表明流动比率、存货周转天数模型拟合度较好,每股收益、流动比率、存货周转天数、每股净资产增长率等财务指标的系数估计值与预期基本符合。说明当选用每股收益、流动比率、存货周转天数、每股净资产增长率衡量公司经营绩效时,较好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会显著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即企业较好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会提高企业以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来表示的经营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