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工业化是任何一个国家从农业国到工业国都要经历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突破了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局限,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工业化道路不断的进行探索,在我国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立起一个初具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现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任务,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迈向现代化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提出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深入研究毛泽东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对指导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由绪论、四个主体部分和结论构成:
绪论简要陈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相关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论述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相关理论及其历史背景,说明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从中国落后的生产力现状出发,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把苏联工业化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第二部分阐述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过程,结合探索不同时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客观论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实现的目标及演进过程。
第三部分对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及局限性进行了客观评价。
第四部分结合新的形势,新问题,试图阐述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指导意义。
最后,在结论部分指出改变中国落后的生产力是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的依据,毛泽东探索工业化的实践为中国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尽管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探索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也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借鉴。